岳飛將軍的畫像,有他身披戰甲、手持長槍的英姿,也有他揮毫潑墨、書寫壯志的詩篇。畫像旁,還懸掛著幾幅精心裝裱的詩詞,字裡行間透露出岳飛對國家的忠誠與對人民的深情。

屋內陳設簡單,一張舊木桌,幾把竹椅,還有就是那滿牆的回憶。老人緩緩坐下,示意嶽峰也坐下,然後從桌下抽出一個佈滿灰塵的木盒,小心翼翼地開啟。裡面是一本泛黃的線裝書,封面用楷體寫著《嶽將軍紀事》。老人輕輕翻開書頁,那些塵封的記憶彷彿隨著文字的跳躍而逐漸甦醒。

“嶽將軍,字鵬舉,少時便胸懷大志,苦練武藝,誓要保家衛國……”老人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他一邊講述,一邊用手指輕輕劃過書頁,彷彿在觸控著那段遙遠的歷史。嶽峰聽得如痴如醉,時而眉頭緊鎖,為岳飛遭遇的不公而憤慨;時而眼含淚光,為岳飛的英勇與犧牲而動容。

老人講到岳飛如何率領岳家軍北伐,如何以少勝多,屢建奇功,卻又如何因“莫須有”的罪名被奸臣所害,最終含冤而終。嶽峰的心隨著故事的起伏而波動,他彷彿能感受到岳飛那份“還我河山”的壯志未酬,以及“精忠報國”的堅定信念。

,!

“公子,嶽將軍雖然離去了,但他的精神卻永遠留在了這片土地上。”老人說到這裡,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你身為嶽將軍的後人,當繼承他的遺志,為國為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嶽峰雙手接過那本《嶽將軍紀事》,輕輕翻動著書頁,每一行文字彷彿都在訴說著一段壯烈的往事。他的指尖觸碰到那些微微泛黃的墨跡,心中湧動著難以名狀的感慨。他緩緩抬頭,目光炯炯地看向老人,低聲說道:“老人家,我雖不敢承認是嶽將軍的後人,但他的精神已深深植入我的心中。我會盡我所能,將他的忠義與信念傳承下去,讓更多人知道他的故事,感受到他的力量。”

老人聽罷,輕輕點頭,神情中滿是慰藉與期許。他的手顫巍巍地蓋上了木盒,像是為一段珍貴的記憶畫上一個暫時的休止符。然後,他轉過身,從木櫃的深處拿出了一面泛黃的旗幟。旗幟雖已破舊,但上面繡著的“還我河山”四個字依然清晰,字裡行間透著無法抹去的剛毅與決絕。

“公子,這面旗幟是嶽將軍親手交給我的。他說,無論境遇如何艱難,這四個字永遠不能忘。它不僅是一個承諾,更是一種信仰。”老人將旗幟遞給嶽峰,目光中帶著幾分鄭重,“如今,我將它交到你手上。願你無論身處何地,都能記住嶽將軍的教誨,為這片土地貢獻自己的力量。”

嶽峰接過旗幟,雙手輕輕展開,指尖觸碰到旗幟上斑駁的紋路,那彷彿是時間留下的印記。他眼中閃過一抹堅定,深深鞠躬,低聲說道:“老人家,我明白了。這不僅是嶽將軍的遺物,更是他精神的象徵。我一定會珍惜它,不負您的信任。”

老人望著嶽峰的背影,眼中浮現出欣慰的笑容:“公子,你的肩上已承載起一份沉重的責任,但我相信,你一定能扛起這份擔當。”

隨後的時光裡,嶽峰在老人的陪伴下,學習了更多關於岳飛的事蹟與精神。他不僅僅是聽眾,更將那些故事深深銘刻在心。他意識到,這不僅是一段個人的英雄傳奇,更是一種值得所有人銘記的文化傳承。

嶽峰以老人和《嶽將軍紀事》為基礎,整理了大量歷史資料,撰寫了一本關於岳飛精神的書籍。這本書激發了無數讀者的愛國熱情,成為一代人的精神指引。而那面“還我河山”的旗幟,也被嶽峰珍藏在一個紀念館裡,向世人展示著岳飛的忠義和熱血。

老人雖已離世,但他的故事,他的信念,依然透過嶽峰傳遞了下去。木屋外的那棵老槐樹也在歲月的洗禮下變得愈發蒼勁,彷彿在守護著一段永不磨滅的記憶。

嶽峰深受觸動,他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