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有過人的聰明,如胡斐所言,程靈素才智確是相當高的,程靈素還是猜到胡斐一定要去救人,決不會顧忌自己的安危。程靈素真的可以稱得上是胡斐的知己了,她已經深刻地瞭解了胡斐,理解了胡斐的性格、脾氣、思維方式和行事方法。與她相比,袁紫衣對胡斐又能瞭解多少呢?袁紫衣只會耍小心眼,只會猜忌,其實袁紫衣並不適合於胡斐,胡斐被初戀衝昏了頭,沒有明白這些道理。
胡斐犯險救人,百密之中還有一疏,眼看無法順利脫身,這時幸有早已安排停當的程靈素來相助。胡斐這次真的有些感動了,他也知道“天下只有一位姑娘,才知道我會這般蠻幹胡來,也只有她,才能在緊急關頭救我性命”。紅顏知己,但又有什麼用呢?胡斐還是要喜歡“那個多情多義的袁姑娘”。
程靈素並不真正怪胡斐不聽她的話,她只是關切胡斐的安危。程靈素知道男人有男人的行事原則,如果男人事事都對女人耳提面命,這樣的男人當然沒有出息,也不值得好女人為他牽掛了。
程靈素問胡斐:“她還沒來?”胡斐明知故問:“誰沒來?”兩人都一般的放不下,看不開。尤其是胡斐,遮遮掩掩,不爽快。楊過在別的女孩子面前,絕不會遮掩自己對小龍女的思念,胡斐卻扭扭捏捏,差多了。
袁紫衣慧劍斬斷塵緣和情思,歸了自己的本分。但這對胡斐是太不公平了,給胡斐的打擊太大了。袁紫衣緇衣芒鞋出現,胡斐差點當場暈過去,毫不躲閃地中了鳳天南射來的無影銀針。胡斐怔了半天,能說什麼?還好,他的心理素質不錯,只是最後“終於輕輕嘆了口氣”,終於還是挺住了,承受了這惡作劇般愚弄人的打擊。
還是程靈素最好,她知道胡斐一心想和袁紫衣攪散這個掌門人大會,早就準備好了,在玉龍杯上布了毒,使大智禪師七人拿杯時一齊失落在地,跌了個粉碎,挫敗了福康安精心策劃的陰謀。胡斐向程靈素微微點頭,心中實是又佩服又欣然。
程靈素為胡斐犧牲了性命之後,袁紫衣又來了,但她來幹什麼?要在胡斐心靈的傷口上再撒把鹽?她也放不下胡斐,但她的理由太蒼白了,她不能終生陪伴胡斐一起浪跡天涯,難道只是像她所說,是掙不開當年“在師父跟前立下重誓”嗎?袁紫衣若有情若無情,此時她又像是有情,但當胡斐要她下決心時,她又不言語了。
胡斐最後借寶刀之威力打退田歸農眾人,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贏了又有何用?生命又有什麼值得歡樂之事?
“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八句佛偈,其實還是解不開袁紫衣之惑,也解不開胡斐之惑,同樣也解不開讀者之惑。
胡斐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嗎?這要請讀者去看《雪山飛狐》。
《雪山飛狐》中,經過再三的鋪墊,再三的烘托,雪山飛狐終於雲龍一現,閃亮登場了。
未見其面,先聞其聲,半山腰傳來的一聲長笑,震得山谷間轟鳴相應,好一派豪情!胡斐悲歌慷慨的狂態,比之於其父胡一刀,又增添了數分瀟灑和不羈。
一團白影從山下迅速異常地攀援而來。這不負飛狐的雅稱。看他藝高人膽大,孤身犯險,氣勢懾人,飛上懸崖之後,三兩招就解決問題,擺平紛爭混亂的局面。寶樹、曹雲奇等人,面和心不和,相互間一有機會,便下毒手,乘人之危,這幫人實在不成氣候,在胡斐的凜凜神威之下,早已心中發虛,膽戰心驚,露出懦弱膽怯的本性。
胡斐與苗若蘭之間的含羞蘊藉的情意,胡斐的一見鍾情,這是合理的。大英雄自幼失去了父母,母親的形象是他潛意識中擇偶的標準。而苗若蘭,我們面前已經說過,正和胡一刀夫人一般嬌美聰慧,一般的有主見有擔當,這是極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