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內容。然而,當他讀完後,卻發現這封信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只是一封以朋友身份訴說近況的普通訊件罷了。

朱楩又仔細地看了一遍,終於在裡面找到了幾處讓人覺得很彆扭的地方,彷彿這些事情都沒必要特意提一下似的。而其中的兩句話更是引起了他的特別關注。

第一句是:“這次科舉放榜之後,春榜學子因有舞弊之嫌,陛下本準備棄之不用,但太孫仁厚,還是將其全部收入門下。”接下來的內容都是些無關痛癢的廢話,然後才是第二句關鍵資訊:“因學子入仕,朝中各部深慮恐各位親王府中可用之人不足,遂派得用之人前往各王府,一來可以助打理王府,二來可以歷練,以便以後回京能有實績。”

乍一看,這兩句話好像毫無關係,但朱楩卻越想越覺得不對勁。他知道,六部裡的官員一般都是滿額滿編的,每次新科考試選拔出來的人,要麼被直接派往地方任職,要麼就是因為朝廷裡有老人退休或崗位出現空缺,所以才會補充新人。每次選拔的人數大約在五六十人之間。然而,這次竟然選出了整整一百多人!這個數字實在讓人感到蹊蹺。

原本,朱元璋打算放棄南方的考生,不再錄用他們。但是,朱允炆為了拉攏人心,將所有南方考生都收入自己的太子府。沒過多久,六部就傳出訊息要放出一批官員到各親王府去基層鍛鍊,這一切都讓朱楩感到十分疑惑和不解。

雖然有可能是朱允炆為了讓手中的五十多名學子進入六部,而六部無奈之下只得釋放部分人員前往基層,但這種機率極低,甚至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畢竟這些學子雖然都讀過書,但在處理朝廷政務方面卻毫無經驗,完全是新手。

六部尚書可不是傻瓜,他們怎會輕易放棄辛苦培養出來、用起來得心應手的人才,而去換取一批什麼都不懂的新人呢?這樣一來豈不成了培訓機構?況且,一旦出現任何問題,他們就得承擔責任成為替罪羊。

因此,只有一種可能:這五十名被東宮招攬的學子,正是此次被派遣至各親王府的那些六部官員。東宮先將他們納入麾下,隱藏他們的蹤跡,然後安排他們進入六部獲取一個身份,最後直接派遣到諸王身旁,時刻監視諸王的一舉一動。這是朱楩根據歷史程序和當前形勢所能想到的唯一可能性。

這些來自南方的學子們,對於即將成為儒君的朱允炆有著與生俱來的好感。畢竟,他將是未來的皇帝,這無疑增加了他們的期待和嚮往。然而,命運卻讓他們遭遇了南北榜案這樣倒黴透頂的事情,使得他們可能這輩子都無法有所作為。就在這時,朱允炆向他們伸出援手,表示願意相信他們,並給予他們一個機會。這對這些學子來說,簡直就是天降甘霖。因此,無論朱允炆要求他們做什麼,他們都會全力以赴地去完成。實際上,這群可憐的南方學子已經被朱允炆緊緊地套牢了。

夏元吉寄來的這封信表面上什麼都沒說,實際上背後卻給他透露了一個極為關鍵的訊息,太孫朱允炆打算開始監視他的這些王叔們了,至於太孫想做什麼,就需要朱楩自行判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