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道。她迷糊了,經常迷路。

青松總是第一個衝上去幫她解圍,卻又次次少不了拋下一籮筐的冷嘲熱諷。

在那個沒有電視電影網路的時代,看這兩個小傢伙沒心沒肺的鬥鬥嘴,儼然成了草廬“開懷一笑”的肥皂劇。

不知不覺,夏天過去了,秋天來了。在江大嫂的精心指點之下,黃碩的針線活做得是越來越好了。諸葛亮已經換上了全新的秋裝。全是黃碩一針一線親手縫出來的。不過,手腳還是很慢。儘管她在心理上已經不排斥針線了,但還是不喜歡這種活,常常縫不了幾針就呵欠連連,忍不住趴在几案上打瞌睡。

諸葛亮心疼極了,總是說自己的衣服很多,夠穿,勸她少做些,多休息。

江大嫂說她這是累的。家裡家外的全操著心,還要以雷迅的名義管理那麼一大攤子的生意,能不累嗎?看到黃碩小臉瘦瘦的,她一面攬下了絕大多數的針線活,一面使著江大牛去山裡打了野味來給黃碩補身體。

可惜,五六天的山珍野味吃下來,黃碩也沒見長胖一丁點,臉色好象還有些黃黃的了,並且更加嗜睡了。

秋分的那天早晨,江大牛很難得的打到了兩隻成年大雁。江大嫂嘴都笑咧了。要說補身體,天上飛的那可是遠遠強過地上跑的。她麻利的把這兩隻大雁收拾妥當了,準備清燉了給黃碩吃。

黃碩看到那一大堆油光發亮、漂亮的大雁羽毛,心裡一動,想到後世的文人著作和影視作品中,諸葛亮的形象總是跟一把羽毛扇緊密的聯絡在一起。已經是初秋,天氣不是很熱了。但是,黃碩想搞搞惡作劇,不知道現實中的諸葛亮得了一把過了季的羽毛扇會是什麼表情。真的會扇不離手嗎?他會不會真的跟電視上演的那樣羽扇輕輕一搖,腦瓜子裡就層出不窮的冒出了那些美妙絕倫的計策呢?

於是,她精心挑選了一些翅膀上的大羽毛洗淨抹乾,小心的用清香薰了除臭,又找來一些細細的銅絲和一小截硬木棍,按照後世的樣式自制了一把差不多的羽毛扇,最後還小心的拿了剪刀做了一番修整。

忙乎了近一上午,終於完工了。她把扇子藏在身後,溜進了書房,等跑到諸葛亮跟前才猛的把扇拿了出來:“咚咚咚等,看,喜歡嗎?”

諸葛亮只覺得眼前一花,就看到了一把很精緻的黑褐色雁毛扇。他接過來細細賞玩了一番,試著扇了扇,習習涼風中伴著陣陣淡淡的清香,不覺神清氣爽。呵呵,娘子只要不動針線,手還是很靈巧的。心裡喜歡極了,愛不釋手。

他臉上笑成了一朵花,樂滋滋的問:“是送給為夫的嗎?真的很不錯,扇出來的風還帶著一股子清香。嗯,很舒服。”

黃碩得意極了,呱呱的王婆了一把:“那當然,我可是特意用香薰過了的。”又把臉伸了過去,指了指自己的一邊臉頰,“夫君不該獎賞獎賞嗎?我弄了一個上午呢。”

諸葛亮當即兩眼含笑的“叭唧”吻了她一下。引來了黃碩一大串咯咯的銀鈴般的笑聲。這已經成為兩人之間常玩的互動小把戲。

諸葛亮極其珍愛這把扇子。從此,他果真扇不離手,簡直有點“扇在人在,扇亡人亡”的意味。慢慢的,他的朋友們見怪不怪了,彷彿那扇子是與生俱來,長在他手上的一般。

當冬天來了的時候,黃碩問諸葛亮大冷的天為什麼還要用扇子。他怔了一下,笑道:“呵呵,習慣成自然了。扇一扇,頭腦更冷靜。”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第三十九章 黃老爹搬家

午飯時,江大嫂端出了一盆香氣噴鼻的清燉大雁。她特意給黃碩盛了一大碗,大砣大砣的雁肉在碗裡堆的崗尖崗尖的。

黃碩卻沒有一點胃口。看著江大嫂那一臉的期待,她不好意思推卻,只得勉強小喝了一口黃澄澄的大雁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