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不容易?

儘管借的那些錢,他也揮霍了一些,但畢竟只是少數。

還不到十分之一。

盛愛怡這時也不好說什麼,只能看著林易問道:“怎麼辦?”

“當然是賣股權了。”

林易笑了一聲:“不過呢,不能按現在的價格賣。”

“不說整個漢冶萍,單單就是兩座鐵廠的規模,只要準確估價,再算上產能拉滿之後的溢價,就足夠把這個窟窿填平。”

“可是負責管理的是東瀛人,他們又拿著各種優先權。”

“現在不說漢陽鐵廠,大冶鐵廠也都是半死不活。”

“要是讓東瀛人估價,他們怎麼可能給溢價?”

盛愛怡一臉愁容。

就單單一個優先權,上一次歐戰的時候,雖然漢冶萍也賺了錢,但利潤的大頭卻落在了東瀛人的手裡。

現在又涉及到了股權這樣的根本,他們怎麼可能吃虧?

“這種事兒怎麼可能讓他們估價?”

“當然,我們也不行,國府那一關就過不去。”

“現在他們可受不住東瀛人的威脅。”

林易呵呵笑著:“所以想要破局,只能借力打力,依靠西方人。”

“優先權只是優先權,自古做生意都是價高者得。”

“只要西方人插手,估價就能抬起來。”

聽著林易這麼說,盛老四反倒是搖起了頭:“林老弟,三井制鐵在東瀛很有影響力的。”

“到時候東瀛政府肯定會出面,這不是那些尋常的外商,能隨便插手的事情。”

“再者,西方人也不蠢,不可能替咱們抬轎子。”

“簡單,那就找不尋常的外商。”

有羅希爾家族在,攢一個國際收購聯合體,他還是有把握的。

就問幾個列強結盟,東瀛人是敢動還是感動?

“至於溢價,當然不會太高,但我們最終目的,本來就只是要把這筆賬填平。”

“漢冶萍兩廠一礦的控股權,還是值這個價的。”

“兩廠兩礦吧?還有鐵路公司。”

盛老四提醒了一句。

“鐵礦不賣……也不對,鐵礦和鐵路公司的股份我要了,會給盛先生一個滿意的價格。”

攢這麼大一個局,他總得拿點好處吧?

渠縣的鋼廠已經建成。

但主要用來冶煉特種鋼,生產武器。

下一步他的汽車廠投產,那就需要普通鋼材。

所以在川省再建一座鐵廠勢在必行。

而且為了省事,他計劃直接入股劉元甫在平都鐵廠。

到時候擴大規模就好。

大冶鐵礦這種成熟的礦場,正好把原料這一環補上。

主打一個效率。

甚至這件事兒最好的結果,就是兩座鐵廠依舊落入東瀛人手裡。

到時候他把鐵礦石一斷,看看東瀛人怎麼應對!

直接關停,那就是嚴重虧損。

可如果再從別的地方運鐵礦石來,成本這一塊雖然不至於要命,但絕對肉疼。

尤其是這些年兩廠冶煉的生鐵,大部分都銷往了東瀛。

原料市場銷售市場都不挨邊,這麼一座大坑,掉進去可是能要半條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