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滿倉的森林小屋在一處高高的山崖下,沂蒙山區是岱崮地貌,很多山頂平整而四周崩塌,就形成一個岱崮 ,比如後世著名的孟良崮。

岱崮山區都多是石灰石山區,土地貧瘠並適合植物生長,只有耐貧瘠的麻櫟樹、刺槐樹能夠在這裡成林,還有一些崖柏在岱崮的山崖上掙扎生存。

而楊樹、柳樹、楸樹都只能在山間的河谷中生長。

而松樹、柏樹在坡度較緩的山坡上。

向南的緩坡上經常有盛開黃色花朵的連翹,連翹是一味中藥,具有清熱解毒、驅瘟解散、降熱除溼等多種功效。

樵夫一定要有連翹的,春天摘連翹的花,凡是感冒發燒、咽喉腫痛就熬上一大海碗連翹花茶喝,樵夫是不能看病買藥的。

秋天就摘連翹的種子,可以去昌樂、臨朐的中藥鋪子售賣,一斤連翹種子20文銅錢。

李滿倉要採摘很多連翹花、連翹種子,不但可以賣十幾文銅錢 ,還要給爸爸媽媽、哥哥嫂嫂一些,莊戶人家也是不敢看病買藥的。

小屋也不是李滿倉的小屋,這是上一輩樵夫的小屋,小屋被遺棄了,也不知道上一個樵夫是死了還是走了。樵夫這一個職業群體都默默無聞,而消失一個樵夫就更加默默無聞。

李滿倉家裡的田太少 ,只有5畝薄田,4畝半田都是種麥,半畝田種棉,只是在田頭種一點豆、一點麻,一畝田打麥兩擔一斗,四畝五分田一年只種一季麥,打麥九擔四鬥五升麥,半畝棉能打棉花50斤 ,田頭的豆能打八斗,田尾的麻能打30斤。

全家五口人,田要繳賦人要納稅,繳餉、練餉、遼餉、河泊銀、煉山銀……

自己家的五畝田,平常年景納完稅賦,能餘下五擔麥、八斗豆,三十斤麻,還有20斤麻子。

五擔麥、八斗豆是不夠一家人吃的。的,五擔麥就是600斤,留下20斤麥過年時候磨成細面18斤,9斤細面蒸貢果祭祀祖先,9斤細面做扁食。

剩下的580斤麥要,要賣一擔麥換2兩銀。

這二兩銀要買破損的農具、一年的食鹽、還要買一匹布,破損到遮不住屁股的衣服總得補。

剩下的麥去糧鋪換雜糧,換高粱米、小米、赤豆,能換900斤雜糧。

八斗豆要用四鬥豆做醬,醬是全年煮菜,四鬥豆去油坊換油,四鬥豆換四斤油,這四斤油就是一年的食用油。,

棉花50斤要放線 ,50斤棉花能紡48斤紗線,紗線能泵米、能泵布,是家裡的現金流,一斤紗線能泵三升米,一斤紗線能泵米三升,十斤紗線能泵布4尺。

三十斤麻也要紡成麻線,麻線編麻袋,4斤麻線可以編織一條麻袋,三十斤麻能編織7條大麻袋與一條小麻袋。

到秋天納糧時節,縣城倉庫的倉大史會收購農家的麻袋、土筐、簸箕,一條麻袋50文,一個土筐十文,一個簸箕15文,李滿倉一家就編土筐、編簸箕 ,加上賣7條麻袋,一個秋天能從倉大史那裡賺一兩銀。

5畝田是不夠一家人種的,就佃了5畝固頂田。

固頂田就是岱崮山區那些山頂上的薄田。上固、下固要攀巖崖,既辛苦又危險,而更困難的是固頂沒有多少水,一但遇到乾旱就會大幅度減產甚至絕收,所以種固頂田風險很大。

也不敢在固頂田上種麥,只能種最抗旱的作物穀子。

穀子產量低,固頂田即使風調雨順,一畝田也就打穀子150斤,150斤穀子可以碾米120斤。

穀子還有一畝400斤的幹穀草,幹穀草是驢、馬、騾子的飼料,一文兩斤,一畝田的穀草可以賣200文銅錢。

佃的田要給東家交田租,一畝田80斤小米,一百斤穀草。

剩下的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