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人,山海關屬於屯守兼對薊州和寧遠的支援,一旦有敵情山海關的兩萬騎兵可以立即前去。兩位總兵定時輪換,一是可以輪流休整二是可以互相學習對方的對敵經驗,有利於共同提升戰鬥力。盧大人的部隊由原來山海關的一萬騎兵加上喀喇沁部的一萬騎兵,滿桂將軍的部隊由原來駐守在寧遠月形關城中的一萬騎兵加上朵顏部一萬人。”
陳奇瑜補充解釋道:“這樣安排的目的是讓兩部歸附過來的蒙古人為大明效力,把有戰鬥力的人抽走也是防止他們在裡面作怪。”
天啟點頭說:“此話有理,人都是這樣的,沒吃喝的時候要聽話懂事一些,一旦吃飽了穿暖和了就會生事。把不安定因素抽走剩下的人放牧也好種地也好都好安排。算來你們只說了八萬人,還有四萬人怎麼安排的?”
陳奇瑜說:“祖大壽的三萬水師陸戰營既可以上山也可以下海,分一半去大寧附近山上防守,另外一半以覺華島為中心去騷擾錦州附近的松山、塔山等地,讓女真人時刻緊張一下免得他們太悠閒。還有一萬就是左良玉的車炮營,臣等商議覺得應該把這一萬人放在兩河口,既可以支援大寧城又給倪大人一個壓力,讓他知道有一萬弟兄等著他把大炮小型化,免得倪大人不用心做事。”
倪元璐搖頭說:“搞研究不是催出來的,再說就算做好了也輪不上左良玉他們,我這裡只是因為裝置齊全搞個樣品,真要造炮那是孫元化孫大人的事,他已經在登州等著了。而且這大炮小型化後首先要滿足水師,東南軍區的督軍袁可立大人是我的恩師,他早就要求造出可上船的大炮就給他們用,這點皇上和孫大人都是知道的。”
天啟說:“只要試驗品出來了還怕造不多?只不過是先後問題而已。現在先說你們的想法,你們已經把你們的想法說完了,朕現在想問你們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前出長城到草原上落腳,你們為什麼要選在大寧呢?”
陳奇瑜說:“大寧城背靠大山適合水師陸戰營計程車兵駐守,實在敵人太強可以順勢上山,在山上大家都沒有馬我們的勝算要大得多。大寧前面老哈河流經的地方地勢比較平坦,適合騎兵縱橫馳騁往來,選大寧是為了方便騎兵的攻和步兵的守相配合。臣等開始也考慮過在凌源落腳,其好處是距離兩河口近就在百里左右方便支援,不過凌源是四戰之地,東邊敵人可以順大淩河而來,北面敵人可以順老哈河而下,南面是青龍河西面是努魯兒虎山和七老圖山的缺口。”
天啟說:“朕知道你們的心思,想的是揹著山不怕被包圍,實在不行了就上山去。但你們想過沒有對騎兵來說大寧城相當於是死地,只要敵人兩邊一堵而我們自己的援兵來不了,大寧城裡的人除了棄城上山就是等死。騎兵人可以上山但馬可就成了敵人的戰利品,兩萬匹馬你們難道就不心疼?”
陳奇瑜一聽頓時汗都出來了,張祥安這時候低聲說:“臣等只想到人沒想到馬,沒有想周全請皇上恕罪!不知道皇上以為應該在哪裡定落腳點?”
天啟說:“定哪裡先不說,朕在問你們第二個問題,我們要在草原上站穩腳跟,假如站穩了下一步該做什麼呢?”
張祥安想了想說:“一開始臣等想的是等站穩腳跟就向北推進,一直推進到大興安嶺腳下,截斷西拉木倫河將女真人堵在東邊。等我們的力量壯大後就慢慢緊縮壓迫,最後迫使其退出遼東否則就將其全部消滅。後來想到這樣一來會受到東邊的女真人還有西邊的蒙古人兩面夾擊,不如守在大寧給他們留一個互相拼殺的空間,等他們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