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對兒子放縱,可現如今杜廣元才不過十一歲,杜士儀便要放他去外地!即便中受降城到靈州這條路並不算極其遙遠,而且也在朔方節度使所轄範圍之內,可終究是正當突厥兵鋒之處,如果有什麼萬一,那後果不堪設想!可是,看到杜廣元那一瞬間從黯然變得熠熠生輝的眼睛,那一瞬間激動道無以復加的表情,她不禁在心裡嘆了一口氣。

終究是杜士儀的兒子,骨子裡的習氣和他一模一樣!

“阿爺是說真的?”杜廣元還有些不敢相信,再次確認了一遍,“不是在哄我開心?”

“只有一條,去了就別哭著回來!”見長子連連點頭,杜士儀便伸出一根手指道,“你帶著干將一塊去,記住,這次你需要在那呆至少半年!中受降城中有拂雲祠,從前是突厥人南侵之際一定要拜祭的地方,現如今,據中受降城主將閻寬稟報,那裡也收容了不少因為戰爭或是馬賊擄掠,最終流離失所的胡人孤兒,聽說有四五十個。你要做的,就是在不透露自己身份的情況下,把人給我招攬來。”

第913章 故人何紛紛

北庭節度使下轄的伊州伊吾縣,其歷史可以上溯到秦漢時期。然而在那時候,居住在此的乃是戎人。直到漢時竇嬰班超大破西域,方才在此築城,而後歷經多年歲月,定居此地的始終是戎人居多。到了隋時,在漢代伊吾城的東邊築起了新城,名為伊吾郡,但隋末天下大亂,原本屯駐在此的兵馬紛紛再次東遷,於是這裡又成了異族聚居之地。

直到唐初,太宗皇帝命侯君集大破高昌之後,此地方才再次款附,於是建伊州,以伊吾縣為治所,其後又設立了柔遠和納職兩縣。由於這裡乃是控御突騎施、堅昆、突厥的要地,整個州內的漢蕃民戶歷經大唐建國百年,人口也只翻了不到一倍,如今不過萬餘口人,其中蕃人佔據了七成以上。伊州曾經受轄於河西節度使,但後來北庭節度使設立之後,由於地處極西,便和西州一塊劃到了北庭節度使的下轄範圍中,境內設有三千人的伊吾軍。

王翰這個伊州刺史,如今便兼任伊吾軍使。從欣欣向榮的雲州調回朝,又調到了這種荒僻之所,別人自然會認為他是左遷,可他自己倒反而樂在其中。他素來最擅長賦詩描繪邊塞軍旅,到任以來各種雄奇詩篇做了不計其數,就連早先對他的到任有些疑慮的屬官們,也漸漸對這位好酒豪爽的刺史多了幾分真心敬重。這一天,正值上任伊州的新任長史司馬這兩位上佐到任之際,他親自出去迎了人,等到了書齋後,他就拍著他們的肩膀哈哈大笑了起來。

“這下可好,我們這三個本家又碰頭了!仲清也就罷了,王芳烈,好好的江南為什麼不待著?”

到伊州上任的除了長史王泠然,竟然還有司馬王芳烈!

面對王翰的打趣,王芳烈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這才老老實實地說:“我家阿爺說,我這人性子衝動,在別人手下為僚佐,極有可能一言不合惡了上官,既然有機會,還不如趕緊和從前一樣,跟對人才是正經。使君為人豪闊,我就算說錯話做錯事,想必也是不要緊的!”

王翰頓時有一陣大笑,復又看著王泠然道:“仲清也是,我一說伊州少有人願來,你就給我自動請纓,難道拾遺補闕這等旁人求之不得的美官,你就毫不在意?”

“朝中有李林甫這等人當道,言官諫臣如同擺設,我就算待著,說不定也哪天左遷,還不如前來輔佐子羽兄!”王泠然見王翰赫然已是兩鬢霜白,他不禁感慨萬千,“想起當年咱們在雲州開創基業的時候,還是開元十五年,如今一轉眼,就是十一年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