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應該出現的場面……
“王縣令,現在一頭犍牛多少錢?”蘇寧朝著王元問道。
王元一愣,回答道:“細健牛一頭四貫錢左右,次健牛一頭三貫錢左右,三原伯有何需要?”
蘇寧點點頭,說道:“嗯,這些佃戶一共只有耕牛二十七頭是嗎?六百減去二十七,還有五百七十三頭,你去購買五百七十三頭細健牛,錢我會給你送來,你去聯絡一下朝廷專管賣牛的,兩千兩百九十二貫錢,這樣大宗交易應該讓朝廷算一點折扣,那九十二貫錢就算了,兩千兩百貫錢我很快送到,你可明白?”
蘇寧說完了話,王元卻遲遲不回答,不是他不願意回答,而是實在被嚇到了,五百七十三頭耕牛?那可是要兩千多貫錢啊!這可是一筆鉅款了!這位伯爵大爺是要幹什麼?每一戶都配一頭耕牛嗎?那些老人也被嚇到了,根本不知道蘇寧要做什麼,五百七十三頭耕牛,這位年紀小小的主人是要做什麼?
“我家佃戶怎可沒有耕牛?這般年紀的老丈還需下地耕種,實在是罪過!每一戶都配一頭耕牛,老人家就不要這般辛苦的耕地了,這樣的年紀應該頤養天年的,以後這一大片土地是我的,也是你們的,那些耕牛就是我送給你們的見面禮,以後我還要靠你們吃飯呢!哈哈哈哈!”
ps:求收藏推薦三江票票~~~
七十 改革的視窗(下)
ps:今天阿炎滿二十週歲了,正式踏上奔三的征途了,在古代這是男子正式成年的象徵,需行冠禮,賜字,以示是一個可以完全獨立的男人,雖然現代沒有了行冠禮這一種習俗,但是心理上,二十歲也是一個界限,阿炎覺得自己已經算是一個真正的男人了,可以自己為自己負責,可以為自己考慮未來的男人了!
另外……這樣一個普天同慶共襄盛舉的日子,各位讀者大大是否應該意思意思呢?嘿嘿,推薦走起~收藏走起~三江票票走起~話說三江排位才第七~很悲催的說~大家要給力啊~話不多說,正文走起~
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三有新人,受了那麼多的賞賜,還有那麼多的禮物,蘇寧不認為自己拿不出來這兩千兩百貫錢,所謂腰纏萬貫,就是目前蘇寧的真實寫照,一兩金子十貫錢左右,一兩銀子一貫銅錢左右,一匹絹半貫銅錢也就是五百文錢左右,自家倉庫裡面那堆積成山的絹和金銀銅錢不花出去實在是太麻煩了,錢又不會生錢,不花出去,它始終就是這麼個樣子,只能慢慢腐朽。
但是給這些佃戶配上耕牛,首先就是很大的恩情了,這些佃戶得了耕牛,耕種速度和效率自然大大提高了,農村勞動力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那麼就可以開始一些農副產品方面的養殖了,比如雞鴨鵝之類的,還有豬啊羊啊這一類的,不單要有糧,還要有肉,糧肉並行,才是長久之道!
當年有一個天下第一村的華西村,為什麼大唐不能也有一個天下第一莊?以自家的莊子作為一個改革的視窗,帶領大家一起走向富裕之路,雖然不知道過程中會出現什麼東西,但是既然有了問題,就一定可以找到相對應的解決辦法,雖然那個時候自己是否還活著……一切都有可能的不是嗎?
蘇寧自然是不在乎這些錢,千金散盡還復來,李太白這句是還是挺有現實意義的,只要善於操作,那是真的千金散盡萬金復歸,可是王元就不這樣想了,誰家主人會給佃戶每一戶都配一頭耕牛?錢要多到什麼程度才能拿出這樣大的一筆錢投在這些低賤的佃戶身上?一戶一頭耕牛,這幾乎是理想地步的情況啊!這可能嗎?可能,因為目前就真實的出現了……
佃戶們也不會這樣想,雖然大唐國法森嚴,主人家不會過度盤剝佃戶,可是誰家主人能說出“這些田地是我的,也是你們的”這句話?誰家主人能拿五百多頭耕牛給佃戶做見面禮?這個時代,一頭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