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不會落後,但是如今,在下實在是沒有顏面留宿與此。”
馮盎笑道:“恐怕永遠都不會有這樣一日的,若是天下人都能這般享受,那到了那時候,這樣的享受也不過是尋常而已,不尋常的,超過此處千倍也未嘗可知啊!”
蘇寧點頭道:“那正好,有生之年,在下應該不會在進入這種地方了,天下人未享受而在下先享受,取禍之道啊!馮公鐘鳴鼎食之家業尚且如此謹慎,何況是在下區區數人之家?這些物件,在下是無福消受咯!”
馮盎微微嘆了口氣,笑道:“若老夫諸子當中有一人有蘇侯這樣的想法和決心,老夫會立刻就把家主的位置傳給他,家業的維繫與進展,就靠他了,可惜,老夫三十子,無一人能抵禦住此處,凡是立功來此者,無不是流連忘返,離開時戀戀不捨,所謂立功,只是為了再來一次而已。”
蘇寧環顧四周,說道:“放在幾年以前,在下估計也是這樣的想法,富貴溫柔之鄉,即是英雄冢啊!”(未完待續。。)
七百二十二 廣州會議(一)
任何偉大的變革在它最開始的時候都是以一個很不起眼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的面前,習慣於安於現狀而並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出現大的變動的人類對於這種變革大多持反感的態度,一如法拉第展示他的電學成就的時候,一位貴族女子很輕視的對他說:“先生,我並不知道你這樣做有什麼意義,這種東西,有什麼用呢?”
但是,當我們的世界已經不同於上一代人和上上代人眼中的世界的時候,並且是一種完全找不到過往氣息的滄海桑田的轉變,在那個時候,歷史學者們追根朔源,把最初的變革之源確立在了一個很不起眼的事物上,人人為之驚訝。
不過法拉第沒有,面對那位貴族女子的攻訐,他很有風度的笑了笑說道:“夫人,一個嬰兒又有什麼用呢?”
蘇寧和以馮盎為首的嶺南勢力進行的廣州會談所達成的協議,以及後來一系列的在江南的協議和動作,在後世的影響很大,評價也褒貶不一,就在當時,大唐軍方力量佔據上流的時期,蘇寧出身于軍方,當時所秉持的觀念卻是可以和平就儘量不動刀兵,和他在參加戰爭時期的“三光”做法非常矛盾,朝廷中也有很多的反對聲音。
反對聲音不是來自於文官群體,而是來自於武將群體,以李世績為首的參謀總部和軍方力量對於蘇寧的建議非常不理解,對於李二陛下支援蘇寧的建議也非常不滿意。提出過辯論,認為以軍方的力量南下廣州征討不臣非常輕鬆,江南就算造反,軍力也衰落無比,根本不能和強悍的北方陸軍和精幹的南方海軍相提並論,一旦出兵,大唐軍方有信心在三個月內平定叛亂。
可是對於江南士族、世家和地方豪強的不配合乃至於牴觸情緒,蘇寧這個一手主導了一擊擊倒山東士族行動的主要推動者卻並沒有採取像對付山東士族那樣的果決和強硬態度,卻在這個時候採用了妥協的姿態,在朝廷佔盡上風的情況下主動和江南本土勢力妥協。和嶺南勢力妥協。這讓朝中大將有些太過不滿意了。
不過因為皇帝的絕對支援和文官群體的支援,這樣的政策被承認了,武將群體的主戰力量被壓制,作為補償。李二陛下允許他們對西突厥還有薛延陀等地用兵。但是他們仍然有所不滿。可以用軍隊解決的,為什麼要用錢糧去和那些奸佞之人妥協?錢糧來之不易,用來建設是多好的選擇?勞動改造就是留給那些奸佞之人的最好下場!
後來。蘇寧作出的回答是,第一,不願意本族人之間自相殘殺,減少大唐本就不多的人口;第二,希望為大唐留下一個只要不造反,凡事好商量的傳統。
在當時這樣的行為頗受非議,剛強的大唐將軍們非常不滿意,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後人們逐漸認為蘇寧的這種做法是大唐歷史上一個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