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城市的角落裡租了一間狹小的房間,開始尋找工作。

由於他只有初中學歷,找工作並不容易。他四處碰壁,從工廠的招工處到餐廳的服務員招聘,都拒絕了他。但是餘連波並沒有放棄,他骨子裡有著一股倔強。終於,他在一個建築工地上找到了一份小工的工作,每天負責搬運建築材料。

工作雖然辛苦,但是餘連波卻感到一種解脫。在工地上,他可以讓自己的身體疲憊不堪,這樣晚上回到家就可以倒頭就睡,暫時忘卻內心的痛苦。然而,每當他在夜晚的夢中,他還是會時不時地夢到嫂子蘇婉,夢到那個熟悉的小山村。

在城市裡生活了一段時間後,餘連波發現自己與這個城市格格不入。他聽不懂城市人的幽默,也不適應城市的快節奏生活。他在工地上結識了一個名叫阿強的工友,阿強是個熱心腸的人,看到餘連波總是悶悶不樂,就經常開導他。

阿強說:“連波啊,你年紀輕輕的,怎麼整天愁眉苦臉的呢?在這個城市裡,只要努力就有機會,你可不能灰心啊。”餘連波苦笑著說:“強哥,我知道,我只是心裡有些事情放不下。”阿強拍了拍他的肩膀說:“有什麼事情不能放下的呢?你看我,家裡窮得叮噹響,但是我還是樂觀地面對生活。你要是願意的話,可以跟強哥說說,說不定強哥能給你出出主意。”餘連波猶豫了一下,但是他還是沒有把自己內心的秘密說出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餘連波在工地上逐漸站穩了腳跟。他透過自己的努力,學會了一些建築技能,工資也有所提高。他開始有了一些積蓄,生活也稍微改善了一些。但是他的心理疾病並沒有因為生活的改善而減輕。

有一天,餘連波在街頭看到了一個和嫂子長得有些相似的女人。那一瞬間,他的心跳幾乎停止,他呆呆地站在那裡,眼睛緊緊地盯著那個女人。那個女人察覺到了他的目光,皺了皺眉頭,然後快步走開了。餘連波這才回過神來,他的手心裡全是汗水。他意識到,自己雖然離開了村子,但是嫂子的影子依然深深地刻在他的心中。

回到家後,餘連波坐在那簡陋的房間裡,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開始懷疑自己當初離開村子的決定是否正確。他以為離開就能擺脫痛苦,但是現在看來,痛苦就像一個幽靈,一直纏繞著他。他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繼續在這個城市裡生活下去,還是回到那個小山村面對嫂子和自己內心的情感?

在這種迷茫中,餘連波的工作也受到了影響。他在工地上幹活時經常出錯,有一次差點發生了安全事故。工頭狠狠地批評了他,還警告他如果再這樣下去,就會被辭退。餘連波知道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他必須要做出改變。

他開始嘗試著去接觸城市裡的一些文化活動,希望能夠開闊自己的眼界,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他去圖書館借書看,去參加一些免費的講座。第四集:救贖與掙扎

餘連波在圖書館裡如飢似渴地閱讀各類書籍,試圖從文字中尋找解脫內心痛苦的方法。他沉浸在心理學、哲學的書籍海洋裡,希望能找到治癒自己心靈疾病的良方。

在一本心理學的書籍中,他讀到了關於童年經歷對人心理影響的闡述。那些文字彷彿一把鑰匙,慢慢開啟了他封閉已久的心門。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對嫂子的複雜情感或許源於童年時特殊的成長環境,那缺失的母愛被嫂子填補後,在他青春期的懵懂中產生了扭曲。

然而,理解自己的心理成因並沒有讓他立刻解脫。每當夜晚來臨,他獨自躺在那張小床上,嫂子的笑容、小山村的一草一木還是會不由自主地闖進他的腦海。他會想起小時候生病時嫂子焦急的眼神,那些溫暖的回憶夾雜著罪惡感,如同洶湧的潮水般將他淹沒。

在參加講座的過程中,他結識了一位名叫李教授的長者。李教授是一位心理學方面的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