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集《擺地攤》(第1/5頁)
章節報錯
1990年,馬老子下崗了,工廠一次性補償他兩萬塊錢。在那個年代,兩萬塊錢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對於突然沒了工作的馬老子來說,這是他重新開始的全部資本。
馬老子原名馬富貴,只是大家都愛叫他馬老子,他也不惱,久而久之這名字倒比本名還響亮。他今年四十歲,身材有些發福,一張臉帶著工人特有的憨厚。下崗後,他在家裡消沉了好些天,每天坐在破舊的沙發上,看著那兩萬塊錢發呆。他老婆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可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他。
直到有一天,馬老子去菜市場買菜,他發現菜市場門口有幾個小攤販在賣一些小玩意兒,生意看起來還不錯。他的腦海裡突然閃過一個念頭:自己為什麼不能擺地攤呢?這個想法一旦產生,就像一顆種子在他心裡生根發芽。
馬老子開始做市場調查,他走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他發現,年輕人喜歡一些新奇的小飾品,而家庭主婦則對一些便宜又實用的家居用品感興趣。於是,他決定去南方的一些小商品市場進貨。他帶著那兩萬塊錢,坐上了南下的火車。那是他第一次出遠門,火車上的他既興奮又緊張。
到了南方的小商品市場,馬老子就像走進了一個寶藏世界。各種各樣的商品琳琅滿目,他看花了眼。他一家一家地逛,一家一家地比較價格和質量。他深知,這兩萬塊錢是他的身家性命,容不得半點馬虎。最後,他進了一批精緻的小飾品,有閃閃發光的髮卡、造型獨特的手鍊,還有一些帶有民族特色的耳環;又進了一批家居用品,像小巧的針線盒、實用的廚房小工具等。
馬老子帶著這些貨物回到家後,就開始籌備擺地攤的事宜。他找來了幾塊木板,自己動手做了一個簡易的貨架。他老婆幫他把貨物分類整理好,看著那些色彩斑斕的小飾品和實用的家居用品,他們彷彿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馬老子選擇的第一個擺攤地點是一個工廠附近的夜市。傍晚時分,他早早地來到夜市,找了一個好位置,把貨架擺好,貨物整齊地陳列在上面。當他第一次把攤位擺出來的時候,他心裡還有些忐忑不安。他不知道會不會有人來光顧他的生意。
然而,沒過多久,就有幾個年輕的女工圍了過來。她們被那些漂亮的小飾品吸引住了。“這個髮卡好漂亮啊,多少錢?”一個女工問道。馬老子緊張得聲音都有些顫抖:“五塊錢一個。”那女工毫不猶豫地掏出錢買了一個。有了這個開頭,其他女工也紛紛挑選起自己喜歡的飾品來。馬老子一邊給她們介紹著飾品的特色,一邊收錢找錢,忙得不亦樂乎。
那一晚,馬老子賺了一百多塊錢。這一百多塊錢對於他來說,不僅僅是錢,更是一種信心的鼓舞。他高興地回到家,把錢拿給老婆看,他老婆也激動得眼眶溼潤。他們知道,他們的生活有了新的希望。
隨著時間的推移,馬老子的地攤生意越來越好。他不斷地調整貨物的種類,根據顧客的反饋,他又進了一些當時流行的文化衫。文化衫上印著各種流行的圖案和標語,很受年輕人的歡迎。他的顧客群體也越來越廣泛,除了工廠的工人,還有附近學校的學生和居民。
有一天,一個年輕人來到他的攤位前,對他說:“老闆,你這些東西都不錯,但是你的攤位太簡陋了,沒有吸引力。如果能把攤位裝飾得更有特色一些,生意肯定會更好。”馬老子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他開始思考如何裝飾自己的攤位。
他去買了一些彩色的燈帶,把貨架圍了起來,一到晚上,燈帶亮起,他的攤位就像一顆璀璨的星星,在夜市中格外引人注目。他還買了一塊漂亮的桌布,把貨物放在桌布上,顯得更加精緻。他的這些改變果然吸引了更多的顧客。
但是,擺地攤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有一次,馬老子遇到了幾個小混混。他們在他的攤位前搗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