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簫國棟笑著說:“文戈,我就知道你這個脾氣,已經替你安排好給他們接風的宴會,時間定在晚七點。不過,魏廣惠不能馬上就去司令部,你還不知道,魏廣惠已經要他的家人來沫源,三天前他的一家已經到了。”
聽到魏廣惠讓家人到了沫源。宋哲武的臉色徹底緩和下來,能讓家人住在沫源,已經足以說明很多問題了。
回到個於閣院寺的司令部,匆匆洗了一咋。澡後,宋哲武就來到他司令部裡的辦公室,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椅子上,默默地等待著。
時間很快到了口時刃分,可魏廣惠等人還沒有到,宋哲武的心情不免有些焦躁起來。因為沒有雷達不僅飛行員無法準確把握航向,就是地面機場也無法確定飛機的具體位置。他深怕這幾人乘坐的飛機出現意外。
“雷達!雷達!”宋哲武在心裡一遍又一遍地念叨著這個他前世十分熟悉的名詞。雖然他很想擁有雷達,甚至也一直在向著這個方向努力。比如他要李明華的電子所研製收音機,還有他新近要求電子所開展無線定位方面的研究,都是在為研製雷達進行技術儲備。
就無線定位而言,其實技術和原理並不複雜,只要有一個安射源進行一定時間的無線電訊號發射,有一臺或數臺接收裝置就可以大致測定出訊號發射的方個,如果是飛機等移動目標還可以根據相對運動體之間有電波傳輸時,其傳輸頻率隨瞬時相對距離的縮短和增大而相應增高和降低的現象,測定出飛行方向、高度,進而進行地面引導。
還有雷達,雷達現在事實上已經出現了,只是各**方和科研人員都還沒有意識到它的巨大用途,或者說還不知道它的用途。因而,也就沒有投入過多的人力和物力進行積極的研製。
早在凹年多普勒就率先提出利用多普勒效應的多普勒式雷達原理。蹦年馬克斯威爾又推匯出可計算電磁波特性的公式年侯斯美爾更是發明了電動鏡這個世界上首個利用無線電波迴聲探測的裝置,而用途竟然僅僅是防止海上船舶相撞。隨後。隨著世界上第一種可放大訊號的主動電子元件,真空三極體的出現,以及馬可尼和富蘭克林對於短波訊號反射的研究,又為雷達的使用奠定了物質和理論基礎
正是由於有了這些無線電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實用上的探索,世界上現在已經有了沃森瓦特設計的雷暴定個裝置、馬可尼設計的可防止船隻相撞的平面角雷達。吧年美國泰勒更是建議在兩艘軍艦上裝備高頻發射機和接收機以搜尋敵艦。甚至在年前已經出現了貝爾德發明的機動式電視這個現代電視的前身,使螢幕顯示成為可能。
所有這些研究到現在為止都是公開的,甚至李明華這個留洋博士也是很清楚的,這一切都使現在進行真正的雷達研製成為可能。而之所以到現在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雷達出現,宋哲武認為完全是思維概念和需要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比如,日本人在二戰中才開始重視起雷達這個千里眼,以至於他們在中途島海戰時,還沒有雷達。
當然,也不是說現在研製雷達並沒有任何技術問題,即使在二戰時。“不幸”的德國人,以其日爾曼民族特有的“精確性”選擇的波長作為自己雷達的中心波長,就因為該波段可以被水蒸氣強烈吸收,導致這一波段的雷達不能在雨中和有霧的天氣使用。
如果近期李明華等人就開展雷達方面的研究,因為有宋哲武這個特殊原因的存在,研製出雷達,甚至還要比歐美先進的雷達並不稀奇。
雖然宋哲武對電子方面所知甚少。但一些基礎的原理他至少還知道一些,比如他知道: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