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夏若蘭給他寫的信,趙國慶臉上的笑容沒斷過。

夏若蘭在趙國慶的心目中,一首都是聰明智慧,她肯定也能看出來,宋思源對自己充滿好感。

但是她卻選擇相信,並沒有小心眼的猜忌,或者讓他難堪。

這種信任讓趙國慶無比的安心。

兩個人一輩子很短也很長,會經歷無數的風雨,如果有猜忌和不相信,那麼一輩子怎麼過?

怎麼又能走到頭?

趙國慶心底高興,本來打算給夏若蘭寫信,但是一想著寫信多慢呀,自己得快一點,最多一兩天就要回江城。

到時候有什麼話語,自己再跟夏若蘭講。

有什麼比見一面更能解開相思愁的事情?

一想到這裡趙國慶心底就暖暖的,想著這次過去給夏若蘭帶一些什麼好東西?

至於屋外宋思源和劉貞芳嘰嘰喳喳的聲音,趙國慶根本就沒聽到。

宋思源一首都在誇獎著趙國慶,這讓劉貞芳心情也好了起來,不過卻提到夏若蘭,說是她們在家擺過桌子,算是正式的處了物件。

這話,說的宋思源愣了愣,但也裝作好奇的問了一下了劉貞芳,問她們見過夏若蘭的家裡人沒?

為什麼沒結婚?

這一說,劉貞芳也有些遲疑。

“若蘭是知青,得回去拿戶口本,我聽國慶說,他們這事若蘭的家裡人還不知道,這,不過他會等若蘭讀完大學後結婚,計劃是中途回若蘭家裡一趟去提親,不管咋說,這肯定要過明路,得讓人家家裡同意是不是?”

劉貞芳也沒瞞著宋思源,而是大大方方把這事說給她聽。

“我和若蘭關係還可以,我們在上京那邊也有生意,若蘭家裡不一般,怕是,她家裡人不一定會同意,畢竟,將心比心乾媽你說對不對?”

宋思源這話其實不說,劉貞芳心底也隱隱有些不安。

因為她也有些察覺,若蘭是好姑娘,但是人家當父母長輩的,萬一不同意,這……

“國慶是個有主意的孩子,我聽他的,我這身體還行,就算是他晚幾年結婚生娃,我也能等一等!”

很多農村父母都催婚催生,難得劉貞芳想得開。

“乾媽你這想法不錯,這會國慶正是幹事業的時候,他還年輕,要不,這次你跟我一起回江城,在家住上一兩月,我帶你到處走走看看,江城可美了……”

宋思源對劉貞芳那是真的好,自從認了乾媽,那是真的把她當長輩看。

這讓劉貞芳十分的感動,卻表示,家裡根本走不開,事情太多了之類的。

趙國慶這邊想明天走,走之前他打算再去磚廠看看,順便安排好趙順吃頓飯,提點一下他,有些事情讓他自己察覺到,估計比自己親口告訴他更好。

農忙假也接近尾期了,磚瓦廠有些工人也開始來上班。

畢竟,有錢掙,他們也捨不得休息。

趙順和張軍加上趙國慶,在磚瓦廠那邊單獨開了一桌,喊上了錢印還有劉貞財兩口子。

金桂梅和大舅媽幫著做飯。

自從錢印來了之後,金桂梅不用記賬算賬,整個人都覺得輕鬆了,這會做飯的時候還在笑,說是國慶還是真厲害,從哪裡挖出來錢會計,這也太厲害了。

一個人能頂幾個人用,以後她算是解放了。

“第三口窯估計到月底就可以使用了吧,到時候你們就又忙起來了,這趁著這會功夫,能喘口氣最好,前幾天過忙月,可把人給累得不行,我這腰,都疼!”

趙國慶也笑著讓大家先休息一下。

磚瓦廠的第三口窯也開始在建了,因為第三口窯比較大,所以需要花費時間比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