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科技之外的探尋(第2/3頁)
章節報錯
。”
陸一山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問道:“道長,依您之見,我們當如何才能更好地順應這海洋之性?我們一心想要修復海洋生態,卻未料到會陷入如此困境,難道我們所做的一切都錯了嗎?” 說著,他微微前傾身體,眼神中滿是渴望得到解答的急切。
道長微微搖頭,輕聲說道:“非也,汝等之心可嘉,然行事之法需有所悟。科技之利,當為輔助,而非主宰。在修復海洋之際,需先靜心感知其脈絡。比如,微生物修復之舉,不可僅著眼於菌株之強,更應察海洋之溫涼、水流之緩急、養料之盈虧,使微生物能自然融入其中,而非突兀強加。又如珊瑚礁之修復,礁體之安置、種苗之培育,皆應契合海洋之水流、光照、溫度之變,順其勢則事半功倍,逆其道則功敗垂成。至於瀕危物種之護,當明其習性、循其行跡,以柔善之法引之導之,而非僅依器械之能。”
,!
陸一山又問:“道長,那如何才能做到感知海洋之脈絡呢?我們雖有諸多技術手段監測海洋,但似乎總是差了些什麼。” 此時,他站起身來,走到道長身邊,一同望向窗外,眼神中充滿了疑惑。
道長微笑著轉過頭,看著陸一山,目光中帶著一絲期許,說道:“人心浮躁,難與自然相通。汝當放下急切之功利心,以平和之態融入海洋。科技之監測,僅為表象之觀,而汝需用心去體會海洋之呼吸、生命之律動。恰似漁人知魚群之動向,非僅賴網具,更憑其於海之歲月所積之感。於細微處察海洋之變,於平常中悟生態之聯,方能有所得。”
陸一山聽後,心中漸漸明朗,似有所悟。他再次向道長深深一拜,說道:“多謝道長教誨,弟子明白了。我們一直以來都過於依賴技術的力量,急於求成,卻忽略了自然本身的智慧和規律。我們應懷著敬畏之心,與海洋融為一體,讓技術成為順應自然的工具,而非與之相悖。”
道長微微點頭,輕輕拍了拍陸一山的肩膀,說道:“去吧,孩子,記住自然之道,順應而為,方能有所成。”
離開道觀後,陸一山在歸途中細細回味著道長的話,內心湧起諸多深刻的心德感悟。
他意識到,此前團隊的行事方式,恰似逆水行舟,雖奮力划槳卻難以前進,根源在於將科技與自然置於對立之境。科技本應是連線人類與自然的橋樑,卻被當作了征服自然的武器。在微生物修復中,他們盲目追求菌株的降解能力,卻未考量海洋環境這一複雜 “母體” 的接納程度,如同在乾涸之地強行種植作物,忽略了土壤、氣候與水源的適配性。這是對自然生態整體性的漠視,每個細微的環境因素都是自然生態鏈上不可或缺的一環,牽一髮而動全身,任何單一技術的強行介入都可能打破原有的平衡。
對於珊瑚礁修復,過往只是機械地按照既定方案投放礁體和種苗,未充分領悟海洋水流、光照和溫度等自然要素的靈動變化。海洋並非靜止的實驗室培養皿,其水流是生命的脈絡,光照是成長的滋養,溫度是活力的源泉。忽視這些因素,就如同在建造房屋時不顧及風向與地勢,即便材料精良,也難以構建穩固宜居之所。這讓他明白,順應自然並非消極等待,而是要精準把握自然的節奏與韻律,與之共舞。
在瀕危物種保護方面,團隊過度依賴衛星追蹤和監測裝置,卻忘記了動物生存的本質是遵循天性、順應自然環境的變遷。那些冰冷的儀器資料雖能提供位置和行蹤資訊,但無法傳達動物在廣袤海洋中的情感與需求。就像守護孩子,僅知道其所在位置遠遠不夠,更需理解其內心的恐懼與渴望,以溫暖的關懷和引導代替生硬的追蹤與干預。這使他深知,保護工作需從動物的視角出發,尊重它們的生存法則,方能建立起真正有效的保護屏障。
陸一山深刻領悟到,敬畏自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