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為富不仁(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李書記根本就沒有采取任何措施。這麼一來,魯騰也算是徹底丟掉了承包安置工程的幻想。
但魯騰走後,李初年經過深思熟慮,還是給童肖媛打去了電話。
將魯騰所說的情況向她進行了彙報,童肖媛聽後大吃一驚。
童肖媛道:“我知道這裡邊肯定會有貓膩,但沒有想到貓膩這麼大。這個和貴置業有限公司真的要格外注意。”
李初年道:“我給你提供的這些資訊,目前來看也只是道聽途說,得要有確鑿的證據才行。我分析趙晉和董彪沒有這麼大的實力,他的幕後肯定有人,而且很有可能就是巨鼎集團的王海。”
聽到巨鼎集團這個名字,童肖媛的臉色頓時冷了下來,道:“我會派人密切關注此事的。”
童肖媛也很是頭疼,趙晉和董彪己經被抓起來了,為何又突然放了出來?難道司法是個擺設嗎?
童肖媛在省委機關工作的時候,她的思想還比較單純。在她看來,世間是美好的,大多數人也是好的。
但現實卻將她的這種單純想法給擊的粉碎。當然,這世間的確是美好的,大多數人也是好的,但那少部分人卻往往掌握了社會的大部分財富和權力,而且這一少部分人還壞的掉渣。
大多數人都是平民百姓,所以他們是好的。平民百姓烘托出來的世間也是美好的。
但為什麼那少部分壞的掉渣的人卻掌握著社會大部分的財富和權勢呢?
這是一個現實問題也是一個棘手問題。
改革之初,國家的政策是鼓勵少部分人先富起來,再帶動大部分人富起來。
但這先富起來的少部分人,有多少是透過正當手段富起來的?而且最為關鍵的是這些先富起來的少部分人,有沒有帶動大部分人富起來?
現實往往是殘酷的,這些先富起來的少部分人,很多都是為富不仁之人。他們手中攫取了大量的財富,將為富不仁的本性發揮的更加淋漓盡致,也變得更加貪婪。恨不得將全世界的財富集於一身。
但也有為富且仁之人,但這畢竟是極少的一小撮人。
先富起來的這部分人,有的是透過銀行貸款,借了不還,讓自己富了起來。有的是利用企業改制,大肆侵吞國有資產,名正言順地富了起來。法律對這部分人還無可奈何。
那個時候的銀行,都是粗放式經營,只要有關係有門路,就能輕易從銀行貸款。然後將企業破產登出,這些銀行貸款就成了這些人的私有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