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己,慌亂中倉促以對,要知快可掌控主動,行招於先,可將己方破綻彌補,使對手無機可乘,最短時擊倒對手。。。。。。若以並戰大式禦敵,需快中有慢,慢中有快,此極難也,因此敵不動我自不動,敵若動,我自出手如風,每招不可全力以赴,當留力時留三分,須有借力打力之心,以空對有形,以簡對繁複,將繁複藏於無形,招招花開遍地,少則四點,多則七八九點。。。。。。

李玄一路翻看,見‘悟’字小本中盡是如何禦敵,出手如何將三十六計技擊武功轉換成刀劍拳掌法,其敘述語言直白明瞭,且將千變萬化之招式詳解的非常清楚。

翻看到最後幾頁,他見是幾張練氣打坐的圖形,細細一看,似乎與《寶源秘笈》置死往生篇中的圖形相似,不過他尚未修成陰陽合縱篇,所以也不願在未知之修習心法上浪費時間。

這一番看罷,他已明白石壁上每一招式蘊含的意境,更已確定三十六計技擊招式因何歸類成了六大式,六大式中分別由哪些計策招式組成。合上小本子,不由心花怒放,拉開架勢,展動鬼泣劍,按照小本子中的三十六計技擊之法,從勝戰大式開始,意在劍先,一招一式施展開來。三十六計技擊武功若練得純熟,可隨心而動,成刀、劍、拳、掌之式,亦可單一使用,更可劍式相伴刀式,拳式相伴掌式,劍式相伴拳式,刀式相伴拳式,劍式相伴掌式,刀式相伴掌式,總之千變萬化中,無拘無束。當然,三十六計技擊武功無論如何變化都要形神兼備,每出手一招,俱要由心而發,視情勢而變化。其中‘記之式形,忘之具形,出手有所依,再無所依,化拘泥於陰陽,窮千變於心頭’是此武功之精髓,也是其核心要旨。

李玄默唸數遍,領悟更深。於是,手持鬼泣劍將石壁上的招式化作劍式,緩緩展開。他見三十六計技擊武功每招每式,規矩謹嚴,沉穩凝重,若雲似水,天然渾成,無論攻守,皆如水銀傾瀉,無孔不入。這當真是他連做夢也不曾想到的境界。

他越練越興奮,不斷催動丹田內息,頓時,鬼泣劍鋒銳劍鋒所到之處無不勁氣四射。白光滾滾,劍氣縱橫下,腦中不斷翻滾著石壁上的圖形,不知不覺使到最後。

李玄人劍合一,凌空躍起,使得正是‘走為上計’。這一式是從天而降的招式,落地後斜身疾速一閃,劍護胸腹,單掌直擊,同時左閃三步,再向右後方斜退七步。。。。。。他因之前就對此招存有疑惑,不甚理解,此時凝招不發,沉吟中突然想起‘悟’字小本子中有‘招雖有招,卻是死招,人雖活人,不變必死,心中有招,可變千招,隨式而變,如風隨行。。。。。。’這一段話,微微一呆,自言自語道:“我若使出‘走為上計’這招,返身離開時後背必然會露出空門,敵人若趁此來襲,我該當如何?但若要變招,該變成哪一招,哪一式呢。。。。。。那日沈無懼曾告訴我‘拘泥不化,是習武人之大忌’。我若不退,則必須要行雲流水,隨勢而動。”

他呆呆片時,不禁哎呀一聲,脫口呼道:“這最後一式,落地時需將左臂展開,頭胸空門大露後難道是誘引對方攻擊。。。。。。對啦。。。。。。此時敵方肯定不待我身形展開,便會擊我頭胸。嗯,我在此時可將招式轉化成攻戰大式中的‘擒賊擒王’招式。哈,落地瞬間,兵刃反撩,敵方攻來的胳膊,豈不正與我的兵刃撞在了一起麼!”

李玄不斷比劃著,反覆幾次,終於找到從‘走為上計’化成‘擒賊擒王’招式的最佳身法,他興奮不已,暗道:“這般誘敵之深,用心之毒,所冒之險,堪稱陰狠毒辣結合的極致。。。。。。不過,三十六計技擊武功似乎蘊含著陰陽互補的兩種境界。。。。。。其中陽式宏大純正,如蔚然陽光般明麗,而陰式卻刻薄狠辣,如月光冰水般冷酷。這技擊之法到底屬於哪個門派?唉。。。。。。骷髏前輩為何沒有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