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組成,摻雜著一些沒有參與短片拍攝,但跟在師兄師姐屁股後面湊熱鬧的大一萌新。

另一派是文學系,自從上次傳出文學系領導否決跨系實踐課題成立的事後,文學系就被以陸明麗、宋小飛等人為首的那派孤立。

文學系也不含糊,除了部分退出小組,其他人索性“棄明投暗”,圍繞到盧川身邊——你們不是說俺們捧盧川臭腳嗎?那俺們就真的捧,氣死你!

這一派裡還摻雜一些導演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們要麼是盧川朋友,要麼出於別的原因才加入——比如有些是嫉妒林麥冬的劇本勝出,於是來個敵人的敵人是朋友……

小小興趣小組,居然也玩上政治了!

不過這也正常,只要是人就難免有立場,陸明麗、宋小飛加入《僱傭人生》,和林麥冬走得近,自然不好再接近文學系,文學系也差不多,林麥冬開拍短片前那次演講,讓大家恨透了否決實踐課題的文學系領導。

從本質上來說文學系學生屬於被遷怒,但人際社會的交往,真正能保持客觀中立不被情緒驅使的,畢竟是少數,情緒節奏一旦起來,就必然會失控擴大化。

校園對抗,不同專業、不同院系之間的齟齬對立,很多時候就是這麼來的。

坐在活動室角落,看見盧川和文學系的學生進來,陸明麗翻個白眼兒,轉過頭,來個眼不見心不煩。

在她旁邊,幾個製片組和攝影組的學生,正逼問婁蒿:“……你不是和林導一個宿舍嗎?片子剪什麼樣你不知道?”

婁蒿叫屈:“我又沒參與後期,我是真不知道,要不你們去問張蘭嘛,麥冬找的那個剪輯師,好像也是她們專業的老師,說不定她知道。”

名叫張蘭的學生連連搖頭:“郝老師上次開課還是去年,今年我都沒見過她。”

幾人還待繼續問。

陸明麗不耐煩了:“林導昨晚不是讓宋小飛通知我們了嘛,3天后去拿複製,到時候不就知道了,你們現在著急又有什麼用。”

幾人表情訕訕:“我們……唉,我們就是有點不踏實……”

實際上,自從拍攝結束後,參與《僱傭人生》拍攝的學生中,類似幾人這種心態的不在少數。

說白了,大家都有點虛。

短片畢竟是大家一起參與創作的,沒人不希望它成為一部好片,當初大家願意參與進來,主要原因就是林麥冬劇本噱頭搞得好,有意思有看點,又有深度。

但作為預備的電影從業者,大家也都清楚,很多時候,好的劇本,好的構思,不一定能拍出好片。

膠片盒一關,影響一部成片的因素太多了,一本驚豔的本子,最終拍成一坨平平無奇的垃圾,並非什麼罕見的事。

:()我做導演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