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不長,是因為大地使用了存續時間更長的,也沒有多少聚居地會觀察到或者打擾的更好的“畫布”。

比如沙漠和冰原。

那些本該死寂的沙丘突然開始流動,金黃色的波紋從地平線滾滾而來。

再比如冰原之上,冒出來突然裂開的蛛網狀紋路。

危險的動作。

但是不管是哪一種,都在朝著它這個系統暗示著,呼應著,它們的“歡迎”。

唯一的例外,是一些黑色裂縫。

某道黑色裂紋突然出現在東南方向的一處寒凍苔原的位置。

那些漆黑的紋路像是碰到滾油的雪花,帶著能夠被心靈、靈魂、還有資料和資訊密度上識別到的尖銳嘯叫,向著四方逃竄。

所有的歡迎情緒之中,只有那一塊地方封閉著且依舊在繼續——彷彿整顆星球都在幫助隱瞞某個正在潰爛的傷口。

……

那塊傷口的主題色調,以暗沉的黑灰色金屬結構為主基調,表面附著流動的紫色能量紋路,類似血管或電路。

星海邊緣系統不止一次看到過這東西。

靈鐵就是這樣一種如同癌一樣的有機狀態的金屬。

而它的核心區域常伴隨暗紅色或幽藍的脈衝光效,營造出一種腐敗主體的科技與有機侵蝕混合的詭異感。

這也讓星海邊緣系統想到了自己的宿主,文明覆興者陸九淵常常提到的一個話題。

那就是,機械體和異常的關係。

高階的機械體需要溼件——至少是溼件的修剪或者蒸餾版本。

但是高階的機械體所做出來的各種反應,同心靈力量的各種聯絡,卻並非普通的大腦可以做到的。

光是使用普通的零部件或者高階零部件製作出來的產物,能夠同微弱的心靈力量產生呼應就足夠逆天了。

而如果機械體的構成摻和了靈鐵,這種公認的詭異的有機金屬呢?

那麼是否,就會出現扭曲的工業結構,如尖銳的金屬尖刺、管道狀延伸物與類似生物組織的囊腫結合?

隔著這樣的距離,星海邊緣系統看不清具體的巢穴型別究竟是更機械,還是更生物的模樣。

但是它卻能夠看到一顆顆發光的存在。

那絕對不是燈泡的意思,而應該是懸浮著的一顆顆高密度能量球體,可能是巢穴的指揮中樞、生產調節中樞或護盾發生的供給點。

雖然沒有看清楚具體的生產構造,但是星海邊緣系統還是看清楚了防禦工事,外圍分佈的是炮塔,但是發射的不是炮彈,而是鐳射。

而作為生產設施的塔也絲毫不符合生產線的模樣,而是在塔中央的柱子裡面,出現了還算密集的孵化囊一樣的存在。

它們汲取著物質和能量,少部分用來自我生產,大部分實際上都隨著頭頂的中繼站,反饋到了太空之中。

星海邊緣系統想要轉動一下視角,看向那個中繼站連結著的宇宙空間的方向。

但是到了這種時候,它才終於發現,自己的視角只能朝向地面。

它好像獲得了一具機器的軀體,只是這具軀體,並不夠自由。

(我對戴森球黑霧的唯一不滿就是,各種敵人還是太機械體了,不夠混亂。

同型別的遊戲,異星工廠裡面的蟲子敵人,就是讓我一邊高呼著噁心,一邊用各種手段殺到蟲子爆漿、殺到一地戰鬥後的殘骸和汁液的。

要是黑霧敵人的設計上能體現出來它們設定上的混亂和失能就好了。

這也是我這章私設的黑霧,和遊戲的一些區別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