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說道:“元直,那咱們什麼時候動身?我怕夜長夢多呀。”

“主公,明早動身便可,不需要太急切,最好是等到陸凡攻打江州的時候,咱們從他後方出現,前後夾擊。”

“嗯!”

“也罷!”

第二天早上,劉備帶著近5萬人馬,停止前往成都,而是返江州(重慶),想與陸凡在巴郡決戰。

而陸凡正隨大軍,從漢昌南下江州。

兩日後,

“報,陛下,西北方向30裡,有一支人馬向我軍而來,打著一面大旗“劉”大約有數萬人馬。”

“再探!”

“諾!”

“文和,看來劉備是主動放棄進攻成都了呀,他這是掉頭,想把我軍主力吃掉,然後再去打成都,這是衝著朕來的呀?”

賈詡說道:“這一定是徐元直的鬼主意,這小子還行啊,不願意冒險呢。”

“陛下,劉備是擔心,他帶主力前去攻打成都,成都沒有打下來,後方在江州又給丟了,最後會被我軍兩面夾擊,關門打狗,所以乾脆調頭擊敗我軍主力,再去攻打成都。”

“話又說回來了,如果此計真的成了,擊敗了我軍主力,那麼成都也就孤立無援了,早晚必丟。”

“要是走運的話,把陛下給活捉了,那就老母雞變鴨了,什麼要求都可以提出來了。”

陸凡笑道:“想象是美好的,可就是有些異想天開,徐庶還是太年輕了,打下江州以後,怎麼能慢悠悠的往成都呢?”

“應該快馬加鞭,分秒必爭的前往成都,怎能給我軍這麼多時間來增援?”

“陛下,不可大意呀,我軍雖然是主力,可實際上就8000人馬,萬一陰溝裡翻了船,那就一世英名毀於一旦了。”

“文和,現在怎麼辦?咱們還是繼續去江州嗎?”

賈詡笑道:“不知陛下可否敢弄險?”

“怎麼講?”

“乾脆在這等候劉備。”

“然後呢?”

“陛下,咱們這八千人馬,還是太多了,可命人率三千人馬回撤漢昌縣城。老夫與陛下在這裡等候劉備。”

陸凡何等機智,立馬就明白賈詡的意思了,

“妙計!”

“來人,傳黃忠,楊柏過來,”

不一會黃忠,楊柏兩人來了。

“陛下!”

“楊柏,朕交給你一個重要任務。”

“請陛下吩咐!”

“楊柏,你帶三千士兵返回漢昌縣城,另外派500士兵,守住米倉道隘口,兩邊多插旌旗。”

“陛下,您這是何意,臣不懼劉備,不願貪生怕死。”

“楊將軍,你誤會了,朕要把劉備弄死在這裡,豈能退縮,你帶三千人馬回漢昌回去,劉備便會以為我主力就在後面。”

“朕一時跟你解釋不清楚,你聽命行事就夠了,切記,守住米倉道隘口,等候朕的命令。”

“諾!”

“漢升,在你的軍中撥一千士兵給楊柏,多給些弓弩手。”

“諾!”

“去吧!”

“諾!”

“文和,徐晃會懂咱們的意思嗎?別咱們玩虛脫了,他不領會咱們的意思?”

“不會,公明乃世之良將,豈會這點都想不到,只要劉備在這裡多耽誤幾天,徐晃一定會來跟陛下匯合。”

“陛下,劉備最好是活捉,這樣才能利益最大化。”

“嗯!”

:()三國:拯救太后,我做了幾天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