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歸心似箭(第2/2頁)
章節報錯
於那名差點兒刺殺成功的日本女人,羅陽已經不在乎了...
想想也不奇怪,女性在古代的地位本身就不高。
尤其是像倭寇島國這種小國,女性的地位其實更低...
說白了,這個女人的階層不夠,知道的資訊有價值的就不會很多。
在羅陽的印象裡,那個島國的土地上,好像本來資源就不是很多...有些銀礦,也就僅此而已。
如果沒有那座銀礦?羅陽向皇帝朱元璋遞交的未來“五年計劃”書裡,甚至都不會出現和這個島國有關的軟硬外交方案。
這份“五年計劃”裡,羅陽的建議是這個期間,大明的主要州府之間的國道和鐵路交通,必須建成!
一旦鐵路建成之後,每日往返於城市之間的火車,將為大明的社會活力產生極大的增強。
羅陽現在還清楚的記得,當初朱元璋看了這份計劃書的時候,皺著眉頭疑惑的追問著。
“這鐵路修建,要耗費如此龐大的財物人力...只為了保證我大明各地連通,有人造反的時候,能夠及時前往剿滅?是不是有些過於奢侈了?”
當時的羅陽一臉鄙視,毫不猶豫的嘲諷著面前的“老朱頭兒”...
“鐵路一旦通車...任何人乘坐或者使用火車運輸貨物,那都是要掏錢的...每年的交通費,不但足夠日常維修使用,更能上繳大量的盈餘進入國庫...”
“另外...各州府的物資商品轉運異地銷售或者囤積,只要是用的火車運輸...那麼具體的物資數量,朝廷自然也就掌握了。在想逃稅?那就很難了...”
當時...朱元璋的眼睛瞪的溜圓...稅收問題一直是困擾著大明長期存在的難點。
雖然明朝的商稅明目很多...但是逃稅問題同樣非常嚴重。
朱元璋對於負責收稅的商司官員,盯得很緊,一旦發現出現官商勾結的現象。
往往都不需要過堂審判,錦衣衛就會秘密出手,暗地裡直接抹殺相關人員...
但是商賈從自己內部虛報避稅,一直缺少有效的核實稽查手段。
這就導致一種奇怪的現象。
大明的稅收比例中,田賦和丁銀每年在一千萬左右,鹽稅一百多萬兩,商稅卻只有幾十萬兩白銀。
這種稅收比例是奇怪的...嚴重製約了大明時期的發展速度...
如果鐵路開通的話?
那將成為最便利,運輸成本最低的選擇!
任何商賈想要擴充套件自家的業務,必定需要將商品賣到其它城市,只要上了火車...
那就等於是讓朝廷被動的給過了一遍商品數量!
等繳稅的時候?在敢虛報?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