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以為這些麓川原住百姓對於這樣的遷移會產生排斥,說不定還會引發譁變,但是因為朱楩給到百姓的政策實在是太好了,這些百姓即便是被騙也想要來碰碰運氣,萬一是真的呢,那不就改變命運了嗎。

朱楩給出的政策主要是四個,第一,這些麓川百姓們在遷徙至嶄新的府邸後,不僅有機會投身於城鎮的建設工程之中,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勞作並非強制性的徭役,相反,每位參與者都將獲得豐厚的工錢報酬。此外,如果參與建設的百姓表現出色,還能夠得到城鎮內的一套房屋作為獎勵。

第二,對於那些不願進城務工的人,官府會妥善地為他們在城鎮周邊劃分出適宜開墾的土地。在開荒的頭兩年裡,這些百姓無需繳納任何稅款;而在此後的階段,他們只需按照普通平民百姓的標準繳納稅款即可。

第三,為了促進商業貿易的繁榮發展,官府大力鼓勵麓川地區的百姓從事商業活動。由於當地百姓以茶葉種植和加工業為主導產業,且以往主要依賴於與大明的邊境貿易來獲取收入,如今既然已成為大明子民,那麼他們便可更便捷地申請辦理商證,從而將自己的茶葉銷往大明各地。

最後,但同樣是最關鍵的,設立官辦的府學。這兩座新興的州府將分別建立起兩所全新的府學,無論是漢族子女還是麓川子女,均可前往就讀。將來,他們也擁有同等資格參加大明的科舉考試,一展才華,以期金榜題名。

可以說正是這四項政策真正的讓麓川的百姓看到了希望,所以他們絲毫沒有反抗的便遷移到這兩座還沒建立起來的州府,畢竟在麓川也是被壓迫的百姓,聽到給房給地一下就心動了

新府城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飛速的建立起來,現在城中的房屋基本都已經蓋的差不多了,再有就是城牆的修建,不過這個倒是不用著急,慢慢來即可,主要還是得先讓百姓有個家才行。

現在雲南的形勢可以說一片向好,但是解子綸在收到朱楩的信後就有些犯了難,第一是因為本身因為昆明城大小的限制,就導致瞭如果想要多建立一些類似的工坊會導致城內的居住空間變小,反而限制了人口發展,但是如果建在城外好像又有些不太妥當,於是就找袁成一起商量一下。

“小舅子,現在情況你也知道了,咱們這裡自從開了冶煉工坊還有各種洗護工坊,酒坊,這用工規模日益壯大,現在不少其他州府的百姓知道咱們這裡給工錢都紛紛來昆明府討生活了,但是昆明府就這麼大,和京城的規模是沒辦法比的,現在這又要新開窯廠,你覺得怎麼辦?”

“姐夫,其實我之前在京城的時候就聽殿下說過,咱們太侷限於一種只有城牆裡面才是城的思維了。”

解子綸第一次聽到這種理念,照他的觀念裡,那可不就是城牆裡面才是城嘛,而且百姓也同樣認為只有被城牆圍起來的那才是城。

解子綸追問道“那殿下是怎麼說的?”

袁成回想了一下“殿下曾經說過一種新城理念,就是如果當我們現在州府已經人足夠多的話,那就圍著城牆向外繼續擴建出去,縱深個十里左右再圍著著片新的區域建城牆,就像是把咱們現在這個州府包在裡面一樣。”

解子綸一聽就明白過來朱楩的意思,於是拿過一張紙,在紙上畫了起來,先是畫了一個正方形然後說道“這個就是咱們現在的昆明府了。”

然後包著這個正方形又畫了一個圓“這就是殿下說的新建的城牆,也就是殿下說的新模式。”

袁成看了一下點頭確認到“沒錯,就是這個意思。”

然後接過解子綸手中的筆,圍著剛畫的圈外圍又畫了一個圈,接著說到“若是這第二個圈也滿了,就再建第三個圈。”

解子綸認可道“確實可行,只是這之前建起來的城牆就有些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