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子和是何許人也?北京梨園界經勵科的頭兒。當時就掛不住了,立馬發出了一道封殺令,“從今兒起,誰也不許用哈寶山!”猶如當頭一盆冷水,把哈寶山激醒,一場鬧劇才算告一段落。
一向顧及臉面的馬連良,怎麼也想不到家中會發生這樣的鬧劇,真想找個地縫扎進去,實在不屑與哈寶山共處一室。事後深思原委,馬又一次想起了蕭先生“一大三大”的那句話。心想這所房子的風水可能有問題,為何是非不斷哪?其實這種令家宅不寧的是是非非與後來發生事情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在一年多以後,由這所房子誘發的另一場更大的“是非”,幾乎成了他的滅頂之災,就更讓他想不到了。
長女萍秋出嫁之後,又有許多人給長子崇仁提親。此時的崇仁已年過二十,是該娶親的時候了。選來選去,還是世交李秋農介紹的這門親事馬家比較滿意。女家是京城著名中醫世家,她的兩個兄長滿伯良、滿達元是臌症(肝浮水)專家,又是京城裡的老回回,兩家人都比較知根知底。於是決定讓長子崇仁與滿家小姐羨懿互相“相看”一下。在一次扶風社演出《借東風》時,馬崇仁扮了一個“闞澤”,在臺上讓滿家小姐看了個夠。同時他也從臺上向臺下觀眾席裡“偷覷”了幾眼,知道李四爺(李秋農)身邊的小姐就是滿羨懿。大家都比較滿意後,雙方家長才決定在西來順飯莊見面。
第四章 慘淡經營(16)
兩家的家長,介紹人李秋農和兩位阿訇互相見面,回民的禮儀叫“拿手”,也就是“訂婚”之意。兩家人商議後,大家都認為喜宴是不可小辦的。一是馬家的長子結婚,是馬家的一件大事;二是以馬、滿兩家在京城裡的名望,必須給親朋好友們一個交代。可目前的這種世道,誰家有心情大擺筵宴呀?這不是 等著讓別人戳脊梁骨嗎?先等等吧,什麼時候能把小日本趕跑就好了;兩家人就可以痛痛快快地辦這樁喜事了。
圖片說明(按圖中順序)
1. 1937年馬連良(左一)在天津中國大戲院開幕式上剪綵
2. 1937年重新開張的上海黃金大戲院
3. “禁戲”《串龍珠》劇照
4. “禁戲”《串龍珠》上海演出特刊
5. 《春秋筆》中馬連良前飾張恩,劇中身份為王彥丞的家奴
6. 《春秋筆》中馬連良後飾王彥丞、張君秋(左)飾王夫人
7. 扶風社“五虎上將”,左起分別為張君秋、劉連榮、馬連良、馬富祿、葉盛蘭,可稱當時劇壇頂級陣容
8. 《範仲禹》中馬連良飾範仲禹,馬富祿(右)、馬四立(左)飾二差役
9. 國樂公司出版的京劇唱片及封套,以當時活躍於舞臺的生旦領袖馬連良,程硯秋的照片為招徠
10。 在育英中學讀書的馬崇義和馬崇禮(左)
11。 新新大戲院在解放後更名為首都電影院
12。 《法門寺》中馬元智(馬崇智)飾劉瑾
13。 馬連良與兒子們;前排左起:六子崇延、馬連良、五子馬崇智,後排左起:四子崇政、次子崇義、長子崇仁、三子崇禮
14。 《鐵籠山》中馬崇仁飾姜維,該劇為何連濤先生親授的第一齣戲,學成之後拍照留念
15。 馬連良、張君秋(左)合演《摘纓會》的劇照
16。 馬連良與夫人陳慧璉
17。 《審頭刺湯》中馬連良飾陸炳(中),張君秋飾雪豔(左),馬富祿(右)飾湯勤
18。 《十老安劉》中馬連良飾蒯徹
19。 馬連良捐資購置的瀋陽“回教文化學院”校舍及操場
20。 馬連良與幼子馬崇恩在南寬街家中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