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道之傷。
可惜……
“這傢伙,也是用心良苦。”
玉鼎真人想起楊戩臨走時吞吞吐吐又偷偷摸進來的情形,不由莞爾。
楊戩自然是為了顧忌他的麵皮,才會將得自玄龜遺澤的寶丹偷偷放在洞中。若是直接給,楊戩該說什麼,又如何說?
且不說玉鼎真人一直不讓楊戩知道自己有傷,給楊戩樹立的形象,一直是‘萬事有他,不必擔心’。
做師父的不想讓弟子擔心,而做弟子的,也不想讓師父有半分難堪。
楊戩心思細緻,也知師父必然會看到這些丹藥;用玄氣包裹,卻是怕母親瑤姬發現,落師父的威名。
可惜……
玉鼎真人自然不會拒絕自己徒兒的一番好意,他將十二顆丹藥取出了十顆,留在瓶中兩顆,這也是萬事不做絕的道理。
雙臂一震,玉鼎真人頭頂出現了氤氳之氣,洞中出現了陣陣霞光,一股股清香在洞中流轉,整個玉泉山彷彿都多了幾分靈性。
便見那氤氳紫氣之中,一方古樸的三足圓鼎緩緩飛出,落在了玉鼎真人面前。
這圓鼎為一塊通體寶玉,但其上千溝萬壑,有層層裂縫,其中更是有四十八道巨大的裂痕,每一道,都足以讓這圓鼎直接崩碎。
可這圓鼎依然堅固,三足落在玉板之上,其上蘊含著一道道光芒。
這圓鼎的一耳缺了塊碎片,和楊戩此時佩戴在脖子上的那塊碎玉的輪廓大致吻合。
“唉,”玉鼎真人抬手輕輕撫摸這圓鼎,目光之中有少許留戀,也有少許落寞。
那十顆九轉養魂丹接連化作藥霧,滲入了這圓鼎那四十八道裂縫之中;很快,這圓鼎輕輕顫鳴,那些裂縫看起來淺了幾分,也不再那般可怖。
遠遠不夠。
哪怕一百顆、兩百顆,也遠遠不夠。
這一爐丹藥已經太過難得,尋常養魂丹藥又沒有半分效果;哪怕是把這天地間所有養魂的靈根都招來,怕也難以填補這圓鼎裂縫的十之一二。
大道之殤,藥石無力。
玉鼎真人不對楊戩說自己的傷勢,大致,也只是不想多一個人為他擔心吧。
將這圓鼎細細擦拭了一番,玉鼎真人收起圓鼎,盤腿在那打坐。
不知有意無意的,玉鼎真人似乎面色多了幾分血色,一直樸實無華的面容,也多了幾分飛揚的神采。
而玉鼎真人留下的那兩顆丹藥,卻是擔心楊戩日後神魂有損;煉丹的本事,玉鼎真人自認不如太清聖人,這丹藥,也比他所煉製的養魂丹藥強幾分。
……
南洲,朝歌城。
南洲俗世之地頗為宏大,成湯之前,皆稱之為‘仙朝’。
但大夏之後,俗世因凡人太多,濁氣凝聚,修道之士漸漸離去。
大夏朝歷經數千年而傾塌,大商崛起,數百年過去,南洲之地大城如星羅棋佈,村鎮如茂森之葉,人口根本數之不清。
單單是朝歌城,若是算上城牆之外那連綿的城鎮,也有差不多近千萬的人口。
這直接顛覆了楊戩對所謂歷史的認知。
可漸漸的推想,這裡是洪荒,並非自己的老家,也不可用自己所知的歷史隨意套用在此地。
一路走來,楊戩心中起了一個荒謬的念頭。
這天地間,是不是有一雙手,一支筆,一本書冊,將洪荒俗世的演變推演盡數記下來;待洪荒的命數盡了,那雙手將書冊緩緩開啟,將這裡的俗世所經歷的一切,在那顆蔚藍色的星辰上,再演繹了一次。
這念頭一起,楊戩就有些停不下了,只感覺無比奇妙,漸漸竟有了頓悟的跡象。
可惜,他元神道修為不夠,頓悟的機緣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