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擦黑的時候,周熊揹著一個大揹簍悄悄來到林珩家。

李家村的大槐樹下人頭攢動,沒人注意到他。

除了要去修橋的勞力,還有不少女人和孩子也在這裡,大家嘰嘰喳喳的,只關心眼前的事兒。

因為,明日就要服勞役啦!

李老頭這個里正除了管著李家村的村戶外,還有隔壁許家村的六十來戶,都在他的管轄範圍內。

大家都在認真聽李老頭講話。

往年給官府服役都要派任務,誰家負責帶繩子、扁擔、鋤頭、鐵鏟和竽籮等等都得分配好,省得幹活的時候扯皮。

但這次李老頭分完了這些後,直接告訴大家,“因尖嘴山塌方,今年的勞役要比往年多十五天。”

人群立刻炸開了鍋。

有人問:“里正,這是為啥啊,尖嘴山塌方跟咱的勞役有啥關係?”

他身旁的人傲氣地說:“哎呦,說你笨你還不相信,當然是因為尖嘴山在韓家村那邊,韓家村的勞力得先挖石頭了唄。”

聽到後者的解釋,大傢伙頓時明白了。

也就是說,原本一起負責修的橋人變少了,時間不就得延長了麼。

“里正,這事兒不地道。憑啥咱們要比其他村的人多修十五天?”

“就是,多了半個月,咱們人受得了,地裡的莊稼到時候怎麼辦吶?”

“老天爺吶,尖嘴山啥時候塌方不好,偏這個時候塌,要命喲。”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發洩著不滿,一種不安的情緒在人群裡蔓延開來。

李老頭也很為難。

尖嘴山塌方的訊息還是兒子告訴他的。

他聽說後連夜翻山去的縣城。

而韓里正早已向縣令大人請命,說希望由韓家村的勞力們負責將尖嘴山的塌方問題解決,好恢復通往縣城的道路。

尖嘴山連線著張集鎮,通往縣城。

若是一直不通路,秋收後,下面十來個村的百姓交稅都是個問題。

而且,事關民生,老百姓們往來鎮上做點小生意小買賣才能讓多口飯吃。

想到這些,縣令大人立刻就答應了,還將韓家村周圍的幾個小村子的勞丁都規劃到修路的隊伍裡。

這樣一來,負責修王家拗口橋的人就少了兩百人。

李老頭跟其他的幾個村的里正一番慷慨陳詞,縣令大人這才答應會給他們這邊的勞力多補一文錢。

是的,為了修橋大計,陳縣令逮著縣裡的幾個富戶狠狠薅了一把羊毛,除了物料設施,餘下還有些銀錢,陳縣令大手一揮,決定給每個勞工每日一文錢的補貼。

李老頭暫時將這個訊息吞到肚子裡。

既然縣令大人給了好處,他也不是那麼不知好歹的。

於是,李老頭從縣裡返回就已經想好了說辭。

“安靜!”

見大傢伙都說的差不多了。

氣氛也烘托到位了。

李老頭聲音洪亮,大手一揮。

人群頓時靜下來。

李老頭問向鬧的最兇的兩個漢子:“大有爹,樑子二叔,我想問問你們,官府的勞役能逃嗎……難不成你們都想去吃牢飯?”

“不,我不想?”樑子二叔率先搖頭。

“那你是想去抬石頭,還是想去河裡修橋?”李老頭盯著他追問。

“我不知道,都一樣吧!”樑子二叔不明白所以,囫圇回道。

李老頭看向大有爹。

因李有田和林來堂那日回村的時候就跟不少人說了尖嘴山的情況,近日來山上還有落石滾落。但村裡人有的相信,有的不相信。

“我……我…我還是修橋吧。”大有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