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的遼軍倉庫中找到,是遼軍用來防禦宋軍北伐,最後成為宋軍防禦金兵攻城的利器。
燕京城被遼國定為南京,在職能劃分中,偏重於手工業,因此遼國的大部分工匠都聚居在燕京城內,使燕京城內隨處可見各種作坊,商業和手工業都十分發達,而且遼國的冶煉、鑄造、軍器、皮革、紡織、釀酒、陶瓷等等手工業中心都集中在燕京,這使得金國對燕京極為垂涎。
當然,遼國的火器研製中心也是設在燕京城,隸屬於南樞密院下面的火藥局。
中午時分,李延慶快步來到了位於州衙附近的火器工坊。
第六百零七章 宋金爭燕(二)
這座火器工坊是遼國火藥局下面最大的一座工坊,看起來就像普通的院落,四周都是空地,種著蔬菜,圍牆很高,顯得有些老舊了,可進去後才知道另有乾坤,進了大門後兩邊有廂房,工匠要換了衣服後才能繼續入內,任何工匠都不允許攜帶火種,違反者將被處死。
走進了內院,才發現這是一座佔地極大的院子,佔地至少有十畝,有前院、中院和後院,還有左右兩座倉庫,一座是火藥倉庫,存放火藥和製作火藥的各種原料,另一座是火器倉庫,存放各種成品,但大量的火器並不存放這裡,而是放在軍品倉庫內,這裡只是放一些樣品。
目前火器工坊由陳大陳二兩人率領十名高水平的漢人工匠在這裡製作急需的各種火器。
李延慶剛走進前院,陳大便迎了上來,神秘地笑道:“我給統制看一樣東西,”
“是什麼?”
“請隨我來!”陳大沒有回答,而是帶著李延慶向火藥倉庫走去。
火藥倉庫是一排五間屋子組成,屋子裡很乾燥,落下了薄薄一層灰,陳大推開了最裡面一間屋子,“就是這裡!”
李延慶走進屋子,屋子很寬大,至少有六十個平方,東西窄,南北長,裡面擺放十幾排鐵架子,所有鐵架子上都放滿了一種黑黝黝的扁圓形物體,看起來就像一隻只大南瓜。
“這是。。。。。。”
李延慶望著這熟悉的物體,他有點呆住了,這不就是震天雷嗎?
陳大笑道:“這些都是震天雷的外殼,我昨天也嚇了一跳,後來我詢問火藥匠,才知道遼國也在研製震天雷,他們其實是在仿製西夏的震天雷,但還沒有成功。”
李延慶拾起一隻重達二十餘斤的震天雷外殼,他拍了拍鐵殼,發出嘭嘭的聲響,李延慶問道:“是哪裡沒有成功?是鐵殼不行嗎?”
“不!不!鐵殼完全合格,卑職仔細鑑定過,和我們的震天雷完全一樣,他們只是不知道火藥配方,這兩個月一直在反覆嘗試,已經快要成功,但燕京就被我們攻下了。”
李延慶暗暗感到幸運,如果遼軍在城破之前研製出震天雷,結果恐怕就不一樣了,還有種師道獻給天子趙佶的火藥配方,被趙佶忘記了,束之高閣,如果他當時交給軍器監製造新火器,肯定會被遼國的奸細得到,那麼遼金之戰的結局恐怕也會不同,種種陰差陽錯導致遼國和世間最犀利的火器失之交臂。
“這裡面一共有多少鐵殼?”
“一共五百隻,一個月前遼國就造出來了,就等火藥配製成功。”
“火藥情況如何?”
“火藥已經配出來了,硝粒的品質還可以,比京城火藥局的硝粒稍微差了一點,做鐵火雷恐怕不行,但做震天雷完全可以。”
李延慶來到中院,只見陳二帶著十名火藥匠正坐在一張大桌前緊張忙碌地配製火藥,每配二十斤放入一個紙袋內,李延慶抓起一把硝粒細看,硝粒約芝麻大小,確實是比京城火藥局的硝粒稍微大了一點,均勻度也不夠,但總的來說還算不錯。
李延慶回頭問道:“今天可以做出多少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