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目前所在的位子是峽谷最寬闊之地,寬達十幾裡,峽谷內樹林密佈,一條淺淺的小溪穿谷而過,兩邊是陡峭的大山,左邊這座大山叫做盤秀山,方圓百里,東麓風景極為秀麗,而南麓則是岩石峭壁。

完顏昌著實不放心,又加派了一百名巡哨在外圍巡邏,他這才返回松林休息。

一更時分,在距離金兵駐營地以西約二十里外出現了一支黑壓壓的軍隊,為首主將不是別人,正是李延慶,李延慶令劉繼續鎮守太原,他自己則率三萬軍秘密離開太原,一路南下進入晉州。

當初他留下劉大這支軍隊,其實就是想把它當做一個誘餌,金兵在河北殘酷圍剿義軍,幾乎已經將數萬義軍絞殺殆盡,沒有遭遇任何有力的抵抗,金兵從骨子裡輕視民間抵抗。

李延慶便可以利用這種輕視讓劉大的義軍引金兵入甕,尤其劉大軍隊所在的上黨地區更是山脈眾多,大峽谷隨處可見,正是對付金人騎兵的有利地形。

李延慶大軍在前天便埋伏在太嶽山區,他放過了趕往上黨縣鎮壓劉大義軍的河東路漢軍,他對這種烏合軍隊沒有興趣,他在耐心等到敵軍主力的到來。

李延慶原計劃是釣兩條不錯的魚,河東路漢軍和燕山府漢軍,卻沒有想到居然釣到了一條大魚,完顏昌親自率領兩萬騎兵前去攻打上黨縣,這讓李延慶心中充滿了期待。

在兩萬騎兵離開臨汾縣東進的同一時刻,李延慶便接到了情報,他迅速進行部署,在太嶽大峽谷內有三處比較適合騎兵駐營的地方,李延慶派兵在這三處都進行了部署,沒想到金兵選擇了第二處目標盤秀谷宿營。

宋軍在樹林內也搭建了一座行軍帳,此時大帳內燈火微明,李延慶站在桌前注視著地圖,這是斥候之前繪製的一幅大峽谷地圖,金兵駐營的盤秀谷是重點地段,繪製得也格外詳細,李延慶注視片刻,忽然眉頭微微一皺,抬頭問站在一旁的斥候,“盤秀谷那邊的溪流有多寬多深?”

“啟稟都統,寬約一丈,深只齊腳踝。”

看樣子和這邊差不多,他隨即令道:“讓牛皋將軍來見我!”

片刻,牛皋快步走進大帳,單膝跪下抱拳道:“卑職參見都統!”

“牛將軍請起!”

“謝都統!”

牛皋站起身來到小桌前,李延慶指著地圖西面道:“你可率三千人迅速趕往鵝頸谷,將溪流給我斷掉,三更之前必須做完此事。”

“卑職遵令!”

牛皋見李延慶沒有別的吩咐,立刻告辭離去了。

鵝頸谷位於西面十里外,是一座透過北面的峽谷,李延慶率領大軍就是沿著這條峽谷南下,鵝頸谷很窄,最窄處只有十丈,小溪便是從北面流下來,流經鵝頸谷,如果在鵝頸谷把溪流切斷,那麼盤秀谷那邊的小溪就沒有水了。

此時在盤秀谷東西兩端,有數百名宋軍士兵正在樹林中塗抹火油,盤秀谷雖然寬達十幾裡,但到處是樹林,一旦起火,根本就無處可逃,只有向東或者向西突圍,向東有王貴率領的一萬軍隊在谷口外等候,向西則有李延慶的大軍在二十里外等候,實際上,兩萬金國騎兵已經被宋軍包圍在盤秀谷內了。

時間漸漸過了兩更,行軍帳已經撤除,李延慶騎在戰馬上注視著西面,這時,有士兵奔來稟報,“啟稟都統,溪水已經斷流!”

“果然神速!”

李延慶暗暗讚一聲,隨即下令道:“可以點火!”

三支火箭騰空而起,這就是點火的訊號,埋伏在距離敵軍約五里外的宋軍立刻開始點火了,他們拿著火把奔跑,點燃上百處火點。

這時,松林內的巡哨金兵也發現了異常,溪水竟然斷流了,巡哨士兵大為恐慌,急奔去向完顏昌稟報。

“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