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正好就是李延慶的弱項,他性格靈動,擅長即興發揮,對射箭有著超然絕倫的天賦,周侗還是第一次遇到,居然半年就出師了,而且他騎射水平之高,很多人就算苦練一輩子也未必能達到。

如果自己強迫李延慶象岳飛那樣去練槍法,很可能會適得其反,不僅槍法練不好,反而會削弱他的射箭天賦,這是周侗觀察一年得出的結論。

周侗授徒的高明就在這裡,他會根據每個徒弟的特長來針對性培養,讓每個徒弟在某一個方面都能達到極致。

如果說李延慶還留給周侗一個遺憾,那就是李延慶力量還稍弱,如果他能拉兩石弓,那就可以繼承自己的銅弓鐵箭了。

在李延慶不在這段時間內,周侗整整考慮了一個月,他最終決定在後面幾個月的時間內再進一步挖掘李延慶的射箭天賦,同時提高他的力量,將他培養成為天下箭術第一人。

至於槍法,除非李延慶肯放棄科舉,他或許還能達到自己的水平,否則他也只能槍法平平了。

這時,有生員喊道:“師傅,縣君來了!”

周侗從沉思中驚醒,一回頭,見蔣知縣帶著幾個隨從快步走來,周侗連忙上前見禮,蔣大道哈哈一笑,“打擾周教頭授徒了!”

周侗上課已大半年,蔣知縣還從來沒有來過,今天卻來了,周侗便意識到,蔣知縣恐怕有重要事情找自己。

他笑了笑道:“我正好在考核生員騎射,縣君不妨一起看看。”

蔣知縣本來就是行伍出身,他聽說在考核騎射,頓時大有興趣,連忙走上前細看,只見新科解元李延慶正在射擊固定靶。

他親自考核過李延慶的步弓,卻沒見過李延慶騎射,便好奇地問道:“李解元騎射水平如何?”

周侗低聲笑道:“我可以私下給縣君說一句話,我認為在東京八十萬禁軍中,李延慶的騎射水平完全可以殺入前十。”

‘啊!’蔣知縣驚呼一聲,他瞪大眼睛向場中李延慶望去。

射箭場上,李延慶縱馬來回賓士十幾圈,又射了兩輪固定靶,活動開了肩背以及雙臂筋骨,這對騎射發揮極為重要,他已經找回了感覺,這時,鼓聲開始轉密,這是提醒他要傳送目標了。

李延慶銳利的目光立刻射向右首百步外的靶區,一支箭已經從肩後箭筒抽出,這是周侗教他的細節,箭不要咬在口中,那樣反而出箭不流暢。

若是左手執弓,箭筒就背在右肩後,若是右手執弓,箭筒就背在左肩後,這樣抽箭才順其自然,射箭也行雲流水。

此時李延慶是右手執弓,他張弓搭箭,依然在縱馬等待目標,這時兩個小黑點撲稜稜飛出,這便是用作移動靶的兩隻麻雀了,百步外,眼神不好還不一定能看見,李延慶卻看得清清楚楚。

他不慌不忙,在疾奔的戰馬上拉弓如滿月,一箭向西面小雀射去,他卻不看結果,又抽出另一支箭疾射而出。。。。。

這時,遠處轟然叫好,兩支箭皆精準地射落了天空的麻雀,但鼓聲並沒有停止,李延慶調轉馬頭,改為左手執弓,箭筒轉到右肩,伸手抽出一支箭,再度縱馬疾奔。

周侗見蔣知縣一直沒有吭聲,還以為他沒有看見箭靶,便歉然道:“早知道知縣到來,我就放一個大點的靶子,兩隻小雀目標太小了。”

蔣大道卻搖搖頭,“我也練過射箭,看得很清楚,兩隻麻雀目標極小,李解元卻能在百步外飛箭射落,堪稱神箭也!”

“他確實是天縱奇才,從小就有射箭天賦,僅學騎射半年就出師了,更難得他文武雙全,文章也寫得極好。”

“是啊!我聽童太尉說,大宋開國之時,善於騎射的進士比比皆是,過了一百多年,能騎射的進士基本上已經快看不到了,三十年來只出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