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先生,我們的老朋友,他是甲骨文 學者。我對他說要靈活來看,在甲骨上看到一條線的,幾條 線的,幾個點的,那個就是卦。古人畫卦或橫畫,或直畫, 或點一下,反正是代號。三直是乾卦〔丨丨丨〉,或者打三點 也是乾卦〔丨〉,都是代號。所以我們看到最古老的一本 《易經》叫《易緯》,裡頭畫的卦不是橫的,而是三條直的。 慢慢在甲骨上也找到了這些東西,可見我們中國文字文化來 源很早。

《易經》為什麼叫“易”呢?這個“易”字為什麼這樣 寫呢?上面一個圓圈加一點代表太陽,下面這個圓圈有個缺 口代表月亮。甲骨文上有沒有這個“易”呢?是有的。換一 句話,什麼叫《易經》? “日月之謂易”,就是太陽、月亮天 體系統之下的學問法則。

所以八卦從乾坤兩卦開始。可是還有一些基本的常識要 向諸位介紹,現在我們這一本《易經》叫《周易》,是由伏 羲氏畫八卦、周文王演繹、孔子傳述的,是經過這三位整理 過的。所謂“易更三聖”,實際上《周易》只是《易經》學 問的一部分。易學有三種,稱為“三易”:《連山易》、《歸藏 易》、《周易》,現在流傳下來的是《周易》。《周易》是以乾 坤兩卦為開頭的,《參同契》用的就是《周易》的道理。

道家與禪宗的易學 五代的人物 道家與密宗的關係 陽火之始 復卦是什麼 I月泰二月雷

道家與禪宗的易學

關於《易經》學問的本身,所謂道家的易,觀念上同理 學家們,尤其是朱夫子、程夫子他們所解釋的易,實有不同 之處。道家的易差不多都是講應用的。

上一次我們提到《易經》的所謂“三易”,除了現在留 下的《周易》,還有神農的《連山易》,黃帝的《歸藏易》。 《連山易》以艮卦(許)為首,艮卦代表“山”,《連山易》 的意思是“如山之出雲”。《歸藏易》是黃帝時代所用的易, 以坤卦(^為主,坤是純陰,一切陽能“歸藏”到純陰 的境界裡去了。

到了周朝,經過周文王整理,就是我們手邊這個《周 易》,一般稱它是我們五經裡經典的經典,哲學的哲學,也 就是我們文字文化的起源。《周易》以乾卦(三)開始。傳 統《周易》的學術觀念認為《連山易》、《歸藏易》是隻有其 名,沒有實際的東西。我們現在手邊拿的《周易》,上面許 多圖案,包括八八六十四卦,什麼先天圖、後天圖這些等 等,同幾千年流行下來的法則並不一樣。尤其我們卜卦用到 的,或者在陰陽家用到的六十四卦的次序,“乾為天,天風 妮,天山遯……” 一路背下來卦的次序,同《周易》六十四 卦所排列的次序也不一樣。

據我們所知,這些卜卦用到的六十四卦的次序,以及 《河圖洛書》等等,是宋朝以後才出現的。宋朝的邵康節是 當時講卦的第一名人,據說邵康節的這些卦圖是鶴林寺的一 個和尚傳給他的,這個和尚的法名叫壽涯。但是這些傳聞在 學術界是個疑案。據說邵康節能算過去、未來等等,他不但 幫我們中華民族算過,連世界的命運差不多也算過了。他又 著了一部很難看懂的書,叫做《皇極經世》,這是用《易經》 的“數理”推演法則,斷定過去未來歷史千萬年的事情,有 個公式擺在那裡。我們大家都是諸葛亮的弟弟諸葛暗,屬於 事後方知,事後一查《皇極經世》,他講的一點都沒有錯, 但是事先看不出來。那麼,道家的易學究竟哪裡來的呢?據 我的瞭解就是《連山易》、《歸藏易》的遺留,這個法則是 《周易》之外的另一章。所以我們一般所應用的算命、看相、 看風水,稀奇古怪的都是用這一套來的。

那麼有關《連山易》、《歸藏易》的易學後來傳到哪裡了 呢?傳到佛教的大禪師們手裡了。禪宗有五宗的興起,其中 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