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丹田,通通不及守中宮可靠穩當。但要說 明,這些都是有為的修法,不是無上道法,無上的道法是無

丨223

我說《參同契》(上) 形的真意。

拿佛家來比較,佛家唯識的八識中,第七末那識就是 “俱生我執”,那是沒有思想意念以前,它天然若有若無的有 這個我相的存在,這個是意根的作用。所以唐宋以後的道家 講無上道法,所謂真意,它採用的名稱就是佛道兩家的混 合。真意真土的境界,在若有若無之間不守任何一處,心境 都擺在中和的狀態。

如果用儒家的道理來說明,所謂真意就是《中庸》裡說 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這個道,所 謂“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 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其中,差不多十分之六是理論哲 學的道理,十分之四是真工夫;莊子也一樣,有許多話是真 工夫,很難做別的解釋。我們一般念《中庸》都讀錯了,我 們要注意,孔子、孟子、曾子、子思都是山東人,念他們的 文章最好要懂山東話。《中庸》的“中”要念成去聲,我們 跟山東朋友談話,對了沒有?中中中!山西人也有這個話, 中了就是對了。開槍打靶,子彈打中了沒有,這是中了。所 以“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喜怒哀樂都沒有動,等於佛 家講“一念未生處”。“發而皆中節”,該用的時候還是要用, 並不是只要清淨、虛無。發而能夠中節“之謂和”,一動一 靜之間和起來,“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個是儒 家修養的境界,也就是《參同契》第二章的所謂“皆秉中 宮,戊己之功”的道理。

我們就拿煉氣的工夫和養氣的學問來講,就是孟子在 《盡心篇》裡頭所講的,“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 |224 | …

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 知之之謂神”。這完全講的是工夫,沒有辦法講理論啦!假 使不從真正修養工夫來解釋,孟子就是隻講空洞的理論,那 孟子豈不是自欺欺人!真實做工夫才知道所謂亞聖並不是偶 然得來的。他講“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什麼是“浩然之 氣”?在《盡心篇》講得很清楚,“可欲之謂善”,喜歡修道 只能講善行開始,不一定要有基礎工夫;到了第二步“有諸 己之謂信”,是工夫要到身心上來,自己知道。拿《參同契》 這一章來比就是“戊己之功”到了。 ‘ 我不曉得你們諸位見過多少真正修道家的人,像我們當 年所看到道家的老前輩們,有時候正在跟我們談話,忽然不 講了,把眼睛一閉,什麼都不理。我們也懂得就走開了。過 了半天再去看他,拿佛家的話說,他慢慢地出定了。不是他 去找工夫,是工夫找上門了!像這一種情形,到那個時候身 心自然地非進人那個境界不可,就如孟子所講“有諸己之謂 信”。“信”有兩個解釋,一個自己確信不疑了,另一個解釋 就是“訊息”,工夫來找你,不要你去找工夫。我們大家修 道找工夫,找那個境界找不到;等它自然來找你時,自然清 淨了,自然要進入那個定境。

真正的戊己土,是真土是真意,不在有形的身體內、 外、中間,但是與身體的中宮之氣有關係。所以到了中宮之 氣充實了,就是道家所謂“氣滿不思食”,這個時候自然可 以斷除飲食;不是完全斷去,是不吃飯的時間可以拉長。 “精滿不思淫,氣滿不思食,神滿不思睡”,到了這三種境界 我們也不要把他看得很高,在我看來基本上等於孟子所講的

“有諸己、在道家來講道已經上身體了。我們普通修道不管 你氣脈通了也好,別的什麼也好,道還沒有上身呢!只能說 “可欲之謂善”,只是喜歡做這件事而已。

曰月含符章第三

易者象也,懸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