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藏在同一個玻璃瓶中。據悉,這種作法是為了預防天性好玩的小鬼,由於寂寞難耐而逃離。如果你有緣見到讓小鬼藏身的小玻璃瓶子,則多數可以看見裡面有一黑一白共兩個以藤雕刻的小木偶。大部份時候,小鬼是日夜都在睡覺的,當主人有命令時,會先對著瓶子吹口氣,唸咒語,將小鬼喚醒,然後吩咐它們去辦事。除非主人食言,多次承諾了小鬼的事情沒有辦到,否則,它無不唯命是從,絕不討價還價,瞬間就能將主人的指示辦妥。你所說的那種法術似乎就是這樣的小鬼所為。”
“你的意思是說這種法術仍然是鬼魂再起作用?”我問。
“是的。”他點頭回答說。
“難道真有這樣的人?”我對此表示懷疑。
清雲點頭說:“是的。道家法術經幻絕倫。可惜我再這方面研究甚少。唉!要學會這樣一些高深的法術是需要悟性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緣分。”
我沒明白:“緣分?”
“是的,”他回答,“就是要有緣分碰上一個好的師傅。這也就是仙緣。你想想,這樣的東西可不是常人所能夠掌握的,如此鬼神莫測之術可不是一般的人可以悟透的啊。”
“我想也許是因為這樣的法術容易讓人變得貪婪和自私吧?所以教授這種法術的人再選擇傳人的時候會非常注意吧?”樊華問。
“是的。在很多朝代的帝王身邊都有我們道家的影子存在。一方面,帝王對道家的法術過於迷戀;另外一方面,那些帝王身邊的道士卻又過於貪圖富貴榮華。正因為如此,所以千百年來很多皇帝因為修習道法而死亡的時候人們都會對我們道家大加責罰。其實這裡面的道理很簡單,皇帝已經是富貴之極,他們哪裡有那種入靜的心態和環境啊。更何況道士再傳授他們法術的時候並沒有吧真正的東西傳授於他。而且,要是一個皇帝真的能夠長生不老的話,那麼他們的後代也不會答應的。”
樊華聽畢點頭說:“你所說的確實是如此。從秦始皇到清朝的各代皇帝,信佛通道教的都很多,但是真正能夠得到長壽的卻幾乎沒有。他們大多數人反而還因此而死亡。比如清代的雍正皇帝,他一生信佛。到後來卻開始通道教。這時候有一個道士就來到了京城,他的名字叫李少華。據說這個人沒有道號,他一直使用的是俗家時候的名字。他的師傅卻是三西龍虎山的紫陽道長,這個紫陽道長可是道家的出類拔萃的人物,他道行深厚、精通很多法術,是傳說中的仙家似的人物。且說這個李少華到了京城以後就因為善斷命理而聞名,後來又賣弄了幾手法術而被京城的王公大臣尊為仙人。傳說這個李少華不怕刀砍、火燒等,凡是人間的殺人方法在他的身上都會失去作用。有一次在酒席上,他讓人們在他身上試過了各種方法卻都奈何他不得,舉座大驚,他的名聲酒更加地大了。這時候雍正皇帝正患肝熱的毛病,於是就有人向皇帝推薦了他。說也奇怪,自從這位道人進了皇宮以後,皇帝的病立即就好了。於是雍正皇帝就非常地寵信於他,在京城裡面,他的名聲也就更加地大了。
但是皇帝最要好的一個弟弟卻發現了問題。在他臨死的時候他特別地告誡皇帝說這個道人是一個妖人,他的目的就是要控制你的健康。這時候皇帝也感覺到了,似乎自己現在根本就離不開這個道士了——只要自己幾天不找這個道士的話肝熱之疾就會發作。於是皇帝就決定除掉他。然而皇帝卻為如何除掉他而著急起來。因為這個人即不怕火、也不怕刀槍之類的東西。
後來卻是雍正皇帝手下的大臣李衛想了一個辦法除掉了這個道士。他想的這個辦法可真讓人意想不到啊。但是據說那個辦法卻是最好的。”
清雲在邊上微笑嘆道:“要是我遇到了那樣的辦法也只有死路一條。”
我很好奇,忙問:“對付一個仙人般的人物,那個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