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不用排隊了,但是因為交易量實在太大,鹽商們每次都得帶著大量的銅錢和絹帛來交易,實在太不方便。

黃巢就發明了鹽票,原本只是想方便一下食鹽交易,沒想到因為河南道各個鹽場出產的鹽品質好、量又足,還總是能足額兌票,結果就是鹽商們率先使用鹽票進行交易,緊接著就是河南道的各行各業也陸續接受。

發展到現在,至少淄青鎮的交易已經全部使用鹽票了。

這也是黃巢動不動就搞個上千萬貫大工程的底氣,說白了就是黃巢獲得了河南道境內的發鈔權。

而且更重要的是,鹽票這種攜帶方便,安全可靠,又有升值空間的實用一般等價物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商家所接受,很多從長安來淄州進貨的商家也已經開始用起了鹽票。

為此黃巢準備提前把銀行這種劃時代的金融利器搞出來,徹底掌控整個大唐的經濟,到時候有了全大唐的發鈔權,那還不想幹啥就幹啥?

“下賢兄的意思是這鹽票是誰持有誰使用,是這個意思嗎?”杜牧問道。

“牧之說得對,誰持有誰使用,因為它總能換成鹽!”在鹽鐵專賣的背景下,鹽就是錢,所以沈亞之這句話的意思是,這就是錢!

“哦!我明白了,我說咱們後面沒有跟著背錢袋的僕從呢,鬧了半天這鹽票只要揣在兜裡就能花!”

在古代,大額消費都得有僕役揹著錢袋跟著,要不然就得腰裡帶著金銀塊作為錢幣。

但是金銀在唐朝不是法定貨幣,所以像沈亞之今天這個花法,要是在以往就得有僕役揹著錢袋跟著才夠花。

要知道剛才沈亞之給他們買衣服就花了十貫,換算成銅錢重量就是65.1公斤,一個僕役都背不動。

所以在古代要想大把花錢都是一種很難為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