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菱角(第1/6頁)
章節報錯
胡大成,乃是土生土長於楚地的一位翩翩少年。他的母親,一直以來都是佛教的忠實信徒,對佛祖懷著深深的敬仰與虔誠,長年累月地在佛前供奉香火,這份篤信在她心中猶如熠熠生輝的明燈,照亮了她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胡大成每日都會踏上前往私塾的求學之路,而那莊嚴肅穆的菱角觀音祠,恰好就位於他的必經之途。每一次,他的母親都會懷著無比的莊重與敬畏,一遍又一遍地反覆囑咐他:“兒啊,當你路過菱角觀音祠之時,切記一定要踏入祠內,虔誠地叩頭行禮,以表達咱們對神靈的深深敬意和尊崇。”
在一個陽光明媚、微風輕拂著垂柳的宜人日子裡,胡大成如往常一樣,懷揣著對知識的渴望,步伐輕快地走在上學的路上。當他經過那座熟悉而又神秘的菱角觀音祠時,祠內傳來的歡聲笑語讓他不由得停下了匆匆的腳步。只見祠內的空地上,一位嬌俏可人的少女正拉著一個天真無邪的幼童,在明媚的陽光下嬉笑玩耍。少女那如絲的秀髮剛剛能夠遮住她那纖細而優美的脖頸,微風輕輕拂過,幾縷髮絲隨風飄動,更增添了幾分靈動與俏皮。她那如花的笑靨、婀娜的身姿,以及那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獨特風致,彷彿是春日裡綻放得最為絢爛的花朵,清新脫俗而又迷人至極。當時的胡大成年僅十四歲,正值青春年少、情竇初開的美好時光。看到如此美麗動人的少女,他的心中不禁如小鹿亂撞般湧起了一股難以言喻的喜愛與傾慕之情。於是,他懷著忐忑不安卻又充滿期待的心情,鼓起勇氣向少女詢問道:“敢問姑娘您芳名何許?” 少女聽到他的詢問,先是微微一愣,那清澈的眼眸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後臉上綻放出如春花般燦爛明媚的笑容,聲音清脆悅耳地回答道:“小女子乃是祠西焦畫工家的女兒,名叫菱角。不知公子為何有此一問?” 胡大成聽到她那宛如黃鶯出谷般的聲音,心中的緊張稍稍緩解了幾分,接著又小心翼翼地問道:“不知姑娘如今可曾許配人家?” 少女聽到這個問題,白皙的臉頰瞬間如天邊的晚霞般泛起了一抹嬌豔的紅暈,她羞澀地低下頭,猶如一朵不勝涼風嬌羞的水蓮花,輕聲說道:“這等婚姻大事,小女子自己實難做主。” 然而,她那明亮如星的眼眸,卻悄悄地上下打量著胡大成,目光中那一閃而過的絲絲情意,彷彿在無聲地訴說著她對胡大成的別樣好感。胡大成見此情景,心中知曉此時不宜再多言,於是便彬彬有禮地向少女拱手作別,懷著滿心的歡喜與眷戀轉身離開了觀音祠。少女卻在他身後追了幾步,然後遠遠地向著他的背影喊道:“公子,崔爾誠乃是我父親的至交好友,若是能請他來做媒人,此事或許便能成功。” 胡大成聽了少女那充滿期待與暗示的話語,心中大喜過望,連連點頭應道:“好,多謝姑娘告知。” 想到少女的聰慧伶俐、美麗動人以及那含情脈脈的眼神,胡大成就如同懷揣著一件世間最珍貴的寶物般,滿心歡喜地回到了家中。他的心中,從此便裝滿了少女的倩影,對她的傾慕之情也如同春日裡的藤蔓,日復一日地瘋長蔓延。
回到家中,胡大成再也無法抑制內心那如洶湧波濤般湧動的情感,他迫不及待地向母親傾訴了自己在菱角觀音祠中與少女相遇的浪漫經過,以及自己對少女那如痴如醉、難以自拔的深深喜愛之情。母親向來對這個唯一的兒子疼愛有加、關懷備至,她深知兒子的心思,唯恐違背了他的意願會讓他傷心難過、鬱鬱寡歡。於是,母親趕忙央求崔爾誠前去焦家為兒子做媒。然而,事情的發展並非如想象中那般一帆風順。焦畫工對於胡家提出的聘禮錢財等諸多要求,認為過於奢華繁重,甚至一度態度堅決地想要拒絕這門親事。好在崔爾誠能言善辯、巧舌如簧,他不遺餘力地向焦畫工稱讚胡大成出身清白的家族,品行端正、溫文爾雅,且在當地素有才華橫溢、勤奮好學的美名。焦畫工聽了崔爾誠的一番發自肺腑的美言,又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