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吳筠家中。吳筠對葛太史女兒的賢惠和堅定感到十分感激,對她敬愛有加。葛太史的女兒嫁過來之後,侍奉婆婆十分孝順,對婆婆的要求總是想方設法地滿足,曲意承順,甚至比那些出身貧困家庭的女子還要盡心盡力。

過了兩年,吳筠的母親不幸去世。葛太史的女兒毫不猶豫地變賣了自己的妝奩,為婆婆辦理了一場風光而又體面的葬禮,每一個環節都處理得盡善盡美,沒有絲毫的疏忽和遺漏。

吳筠感慨地說道:“能有你這樣賢惠的妻子,我還有什麼可憂慮的呢!只是想到如果一人能夠得道成仙,便能帶著全家一起飛昇。我即將遠行去追尋仙道,家裡的一切就都託付給你了。”妻子聽了,神情坦然,沒有絲毫的挽留之意,吳筠於是便離開了家。

妻子在吳筠離開後,獨自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對外,她精心打理生計,將家中的事務安排得井井有條;對內,她悉心教導幼子夢仙,嚴格而不失慈愛。夢仙在她的教導下,漸漸長大,不僅聰慧過人,而且心地善良。

夢仙十四歲時,就憑藉著出眾的才華和天賦,在鄉試中脫穎而出,成為了一名神童。十五歲時,更是順利進入了翰林。每次獲得褒獎和封賞,由於不知道母親的姓氏,所以只能封賞葛母一人。

每到祭祀父母的時節,夢仙都會詢問父親的下落,母親都會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地告訴他。夢仙長大後,想要棄官去尋找父親。母親說道:“你的父親出家已經十多年了,想必已經成仙而去,又能到哪裡去尋找呢?”

後來,夢仙奉旨去祭祀南嶽。在途中,他們遭遇了強盜。情況十分危急,眾人都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之中。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一位道士手持寶劍衝入了人群,只見他身形矯健,劍法凌厲,強盜們瞬間被打得丟盔棄甲,狼狽而逃,夢仙一行人的危機得以解除。

夢仙對道士的救命之恩感激涕零,想要贈送金銀財寶表示感謝,但道士堅決不肯接受。道士拿出一封信交給夢仙,並囑咐道:“我有一位故人與大人是同鄉,麻煩您代為轉達我的問候。”夢仙問道:“請問這位故人叫什麼名字?”道士回答說:“他叫王林。”夢仙因為回憶村裡沒有叫這個名字的人,感到十分疑惑。道士解釋道:“他只是鄉野間的卑微之人,您貴為官員,自然不認識。”說完,道士臨走前又拿出一隻金釧,說道:“這是閨閣中的物件,我一個道人留著也沒什麼用處,就把它送給您,當作我的一點心意。”夢仙接過金釧一看,只見這金釧鑲嵌雕刻得精美絕倫,巧奪天工。

夢仙懷揣著金釧回到家中,將它交給了母親。母親見了十分喜愛,便命令工匠依照金釧的樣式進行打造,然而打造出來的金釧始終不如原來的精巧。夢仙詢問遍了村裡的人,都沒有找到叫王林的人。於是,他私自開啟了那封信。

信上寫道:“三年的夫妻情分,如今卻分處兩地;埋葬母親、教導孩子,全靠您的賢惠。無以為報,奉上一粒丹藥;將其剖開吃下,可以成仙。”信的末尾寫著“琳娘夫人妝次”。夢仙讀完信後,還是不明白這封信究竟是誰寫的,便拿著信去詢問母親。母親接過信,淚水奪眶而出。她說道:“這是你父親的家信。琳,是我的小字。”夢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王林”是父親用拆字法寫下的謎語,心中懊悔不已。他又把金釧拿給母親看,母親說道:“這是你母親的遺物。你父親在家時,曾經給我看過。”母親又看著那粒丹藥,丹藥如豆子般大小。母親高興地說:“你父親是仙人,吃下這粒丹藥必定能長生不老。”但母親並沒有立刻吞服,而是小心翼翼地收起來藏好。

恰巧這時葛太史來看望外甥,夢仙的妻子誦讀了吳筠的信,便將丹藥進獻給葛太史,以表祝壽之意。葛太史將丹藥剖開,分著吃了下去。頃刻間,他便覺得精神煥發,彷彿一下子年輕了幾十歲。葛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