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不需要耕地(第1/2頁)
章節報錯
“那些能夠在渭河畔設立非法裝置的人,至少在本地有聲望。”
“即使您禁了這條河的使用權,他們依舊會找到其他出路。”
“很難完全管住……”
陳宇蹙眉:“就沒有鄉村或者鎮裡合資造這種機械的例子嗎?”
“如果分攤下來,每個家庭出力出資也不算困難。” 李明答道。
“老百姓利用到了這些便利,我沒意見;但讓那批奸商藉此牟利,我絕不甘心!”
李明意味深長:“大人,這種情況恐怕不會發生太多變化。即使建好了也有官僚干擾,宵小搗亂。”
“一夜之間被人破壞掉也有可能。”
陳宇握緊拳頭,“這個鬼世界!”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類似劉邦的人物。
社交廣博,門徒眾多;
與當地的官員相熟,又得到潑皮惡霸的效忠,在家裡還有女人服侍自己。
“我偏不相信這個理!”陳宇堅定地說。“既然農民受不到實惠,就乾脆取消這一攤子!”
“我要讓全國各地遍佈機器,直到讓他們無利可圖!”
李明提醒說:“這樣做不容易啊,大人。”
“難也要做。”
陳宇深知,批次生產能讓成本大幅下降。
有了先進的技術和大批工匠,他相信降低成本是可行的。
韓臻建議道:“這樣值得嗎?”
“這不是值不值得的問題,而是這些人刻意與我過不去。”
“利益顯現後他們都搶著要。”
“從前哪裡見他們這般熱心。”
“現在耕種的收益不高,所以他們不關心土地問題。”
“倘若土地有利可圖,很快就會變成一場鬧劇。”
“欺人太甚!”
大概在公元前五世紀左右,東方的管仲著書立言,闡述了‘公平’的意義。
天無私覆,地無私載。世間善惡美醜都受到同樣的對待。
雖然朝廷一直推行機械的應用,陳宇也在盡力推動這項事業。
但這不能被個別人用來斂財。
誠然,普通百姓也能獲得一定好處,但這部分受益相對較小。
處理完相關事務後,陳宇特意留住了李明。
“監督好高爐新建的事兒,多培養技術人員。”
“以後需要建更多的鍊鐵廠。”
李明謹慎地問:“如此龐大的鐵量能用得完嗎?”
“再多十倍都能消受得了。”
“先降低機械部件價格,讓所有人都能使用金屬器具。”
“像你出自世家,不需要耕地,自然沒經歷過基層官員和小吏的剝削。”
“朝廷每年發下去多少農具你知道嗎?它們是否都被充分利用了?”
李明想了下回答:“按照目前速度,十年就能實現供需平衡甚至供大於求。”
陳宇冷笑一聲,“有的農戶幾代都未必等得上一次農具。”
“為什麼呢?”
“因為弱肉強食。” 陳宇嚴肅地說道,“比如家族勢單力薄的家戶,會被裡正壓制一輩子,想翻身後來。”
“農忙時,大家都爭搶使用,你會等到最後,而這時已錯過了最佳時節。之後即使拿到新的工具也沒有任何意義。”
李明點頭表示贊同。
“因此,當我在經營五金店時,許多人渴望擁有一套自己的農具。”
陳宇總結道,“否則誰會在承擔風險的情況下購買這些產品。”
“大人說得對。”
李明肅穆地致敬,並承諾將全力支援陳宇的理想,希望最終能實現這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