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舊案驚雷(第4/5頁)
章節報錯
此時,一位村民看到蘇瑾在勘查,回憶起當年說道:“當年看到有個陌生人在井邊鬼鬼祟祟,手裡好像拿著個罐子,當時沒太在意,現在想來,那時候村裡的災禍可能就跟他有關。”這回憶與蘇瑾的發現正好相互印證。
李明儀在背後操縱,先是在麥邦村製造“瘟疫”假象,將村民轉移到黑鐵器廠做黑工,而後又在事情可能敗露時,指使龍顏喜轉移屍骸和鐵起,妄圖掩蓋罪行。但蘇瑾也意識到,接下來面對的將是李明儀和太子的強大勢力,他可能會遭遇重重阻礙,甚至是生命危險。他的腦海中瞬間閃過一些被權貴迫害的忠臣義士的下場,然而他沒有絲毫退縮之意,他的眼神中燃燒著正義的火焰,握緊了拳頭,心中暗暗發誓定要將真相大白於天下,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
蘇瑾旋即趕回京都,全力追查李明儀與太子的罪證,若能找到當年陪同前往麥邦村的人,真相便有望水落石出。經一番細緻探尋,他鎖定了太子的三名親信。這三人有個致命弱點——好賭。他們在賭坊中欠下鉅額賭債,被蘇瑾暗中查知並握有了確鑿把柄。蘇瑾在謀劃抓捕他們時,內心也曾有過掙扎,他知道一旦與太子的親信正面交鋒,就等於徹底站在了太子的對立面。他在黑暗的角落裡,獨自思考了許久,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那些東福山的白骨和麥邦村村民們驚恐的面容,這些無辜者的遭遇讓他的正義感逐漸戰勝了內心的恐懼。他明白,如果此時退縮,那麼真相將永遠被掩埋,更多的人可能會遭受迫害。
蘇瑾與上官穎精心佈局,趁夜色將三人秘密擒獲,帶到一處隱秘的審訊之地。起初,三人嘴硬,矢口否認知曉任何內情。蘇瑾鎮定自若,緩緩掏出他們在賭坊簽下的借據,冷笑道:“你們在賭桌上欠下的債,可足以讓你們傾家蕩產、性命不保。但若是坦白當年麥邦村之事,我不僅可幫你們償還債務,還能保你們周全。”蘇瑾說這話時,聲音雖然平靜,但內心卻忐忑不安,他的眼睛緊緊盯著三人的表情,試圖從他們的細微反應中找到突破口,他不確定這三人是否會被打動,但他只能孤注一擲。
其中一人眼神閃爍,似有動搖。蘇瑾乘勝追擊,說道:“太子如今雖權勢在握,但東福山之事一旦曝光,他定自顧不暇,怎會全力庇佑你們?莫要再抱幻想,此刻說實話才是唯一出路。”蘇瑾的聲音堅定有力,試圖打破他們的心理防線,同時他的心跳也在不自覺地加快,因為他知道,這一刻可能是整個案件的轉折點。
在蘇瑾的攻心戰術下,三人心理防線徹底瓦解。他們如實供述:當年太子與李明儀佯裝微服私訪,實則前往麥邦村探尋鐵礦,企圖謀取私利。他們發現鐵礦後,便製造“瘟疫”騙局,將村民強行擄走做苦役,反抗者慘遭殺害,屍體與鐵器後被轉移至東福山,妄圖掩蓋罪行。蘇瑾仔細記錄下三人的口供,他深知,這些口供便是將李明一與太子繩之以法的關鍵鐵證,還世間以公正。
盛京城中還有一名名叫林羽的書生,此人之前便精心編撰了一本名為《風中奇譚》的書籍。這本書以一位小將軍遭奸佞陷害,被皇帝無故囚禁的故事為主線,文字間飽含深情與對不公的控訴。秋蘭偶然間讀到這本書後,便被其深深吸引,書中那小將軍的悲慘境遇常令她唏噓不已。
林羽編撰此書,實則是出於對慕容家族的感恩與忠義。當年烏木堡之戰,慕容老將軍在敵軍的重重圍困之下,救下了林羽一家老小,這份恩情如同巍峨高山,壓在他的心頭,讓他時刻銘記。他目睹了慕容家族在戰後遭受的種種不公與冤屈,心中的怒火與正義感便熊熊燃燒起來。於是,他以筆為劍,在這看似平靜的京都,悄然埋下了輿論的種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風中奇譚》在民間悄悄流傳。起初,它只是少數文人墨客閒暇時的讀物,並未引起太多人的關注。然而,林羽並未氣餒,他深知,只要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