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尋得曾青,成功遞交密信,情報得以傳遞。

景國作為三個國家中軍事力量強大的國家,早期除了擁有以慕容家族為代表的優秀軍事力量以外,還有一座聞名遐邇的神工院,此院匯聚了來自燕國、景國、趙國三個國家的能工巧匠與各領域專家,神工院等級森嚴,分工明確,設有器械司、建築司、軍工司等諸多部門。

一件軍事器械若想從設計圖紙化為實戰利刃,需在神工院的重重關卡中艱難跋涉。初入神工院的器械司初級工匠們,就像是一群目光如炬的尋寶者,他們手持知識的放大鏡,細緻入微地審視設計圖紙的每一處紋理。五日時光,他們全心沉浸於圖紙的完整性考量,探究各部件組合是否如精妙棋局般合理,每一個線條、每一個標註都要經過力學與工藝原理的嚴苛校驗,任何一點瑕疵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

若有幸闖過初級工匠的法眼,圖紙便如同踏上了荊棘之路,被遞交至中級工匠與專家小組。這裡,精密的測量工具成為他們的探秘魔杖,豐富的經驗化作銳利的洞察力。十日的漫長時光裡,他們如同拆解謎題的智者,深入剖析設計的靈魂。材料的選用是否為器械鑄就堅韌的體魄,構造能否在實戰的中屹立不倒,承受住各種應力的無情衝擊,每一個假設、每一次推算都伴隨著激烈的討論,智慧的火花在空氣中碰撞、濺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而最終的審判,則由神工院的三位首席工匠執掌天平。器械司司長,猶如一位威嚴的裁判長,與兩位資深大師並肩而坐,他們是神工院的智慧燈塔。五日的裁定過程,他們高瞻遠矚,綜合權衡器械的創新性——是否能為景國軍事注入全新活力;實用性——能否在血與火的戰場上一展身手;安全性——是否會成為己方的致命隱患;以及對景國軍事戰略的影響——是開啟輝煌篇章還是埋下禍根。整個鑑定流程,如同一曲嚴謹的交響樂,前後歷時約二十日,參與其中的人員涵蓋神工院的各個層級與專業領域,缺一則無法奏響這完美的樂章。

李明儀設計的機弩一事,本應遵循這嚴格的流程。然而,這些年太子在李明儀的輔佐下,權勢如日中天。李明儀透過收集大臣的把柄,暗中為太子謀取私利,在朝中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勢力,令眾人敢怒不敢言。此次李明儀設計的機弩,便是他與太子計劃中的重要一環。李明儀深知景成帝對增強軍事力量、抵禦外敵一事極為上心,便在朝堂之上巧言令色。他先是大肆誇讚機弩的設計理念是如何的新穎獨特,聲稱此機弩一旦投入使用,將使景國的軍事力量在周邊國家中脫穎而出。他說道:“陛下,此三連發機弩威力非凡,其射速遠超尋常機弩,且操作簡便,若新鋒營能裝備此利器,邊疆之患可解,景國威名遠揚之日不遠矣。臣日夜趕工,反覆測試,雖尚未經神工院完整鑑定,但已確保其萬無一失。如今邊疆局勢緊張,先鋒營將士們正翹首以盼能有強力武器助他們保衛國土,若因鑑定流程而延誤,恐失戰機,讓外敵小覷我景國啊。”一些大臣不明就裡,被李明一的言辭所蠱惑,紛紛附和。景成帝本就求勝心切,在李明儀的勸說與大臣們的附子下,未等神工院全面深入地鑑定完畢,便下令將這機弩先行製造並撥給先鋒營使用,期望藉此提升軍隊戰力,穩固景國邊防。李明儀則暗自慶幸,他深知機弩的關鍵缺陷在常規演練中不易暴露,只要能順利將其投入使用,日後在戰場上便能達成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神工院在得知機弩未按流程鑑定就投入使用後,院內上下一片譁然。器械司的工匠們個個義憤填膺,他們深知這其中的風險與違背流程的嚴重性。但面對景成帝的旨意以及太子一黨的權勢壓迫,他們也只能敢怒不敢言。幾位資深工匠私下裡聚在一起,搖頭嘆息,其中一位老工匠痛心疾首地說道:“此乃兵家大忌,這機弩未經完整鑑定,天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