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景國與燕、趙二國毗鄰,此三方勢力彼此仇視,邊境烽火時燃,皆妄圖鯨吞對方,擴充版圖,一時間風雲詭譎,局勢緊繃。

慕容家族,曾是追隨大景朝開國皇帝縱橫南北的遊牧鐵騎精銳,戰功赫赫,威名震懾四方。慕容青弦的父親慕容承澤,完美承襲祖上驍勇善戰之風,軍事天賦卓絕,為人堅毅果敢,麾下將士在其調教下,個個如龍似虎,銳不可當。

戍守邊關之際,慕容承澤直面燕、趙二國頻繁侵襲,烽火連天,硝煙滾滾,每一戰皆是生死相搏。他主動出擊,以攻為守,率鐵騎衝鋒陷陣,攪得敵軍防線大亂,為大景朝爭得喘息之機,國內方能在安寧中穩步前行,百姓免受兵燹之苦。

慕容青弦出生的那日,她的母親於淡藍色的晨曦中看見一隻巨大的青鳥悠然飛過,加之,母親喜愛彈奏古琴,於是為他取名青弦,此名寓意著美好與祥瑞,彷彿冥冥之中賦予了他非凡的使命,讓他自幼便揹負著家族的榮耀砥礪前行。他十四歲便隨父出征,在戰火紛飛中歷練成長。

天目山下,戰鼓雷鳴,黃沙漫天,燕、趙二國聯軍氣勢洶洶,妄圖踏破景國防線。慕容青弦一馬當先,率將士們如離弦之箭般衝入敵陣。少年身姿矯健,於風沙中縱橫馳騁,喊殺聲震徹九霄,馬蹄翻飛,踏起滾滾煙塵,大地仿若隨之震顫。憑藉非凡膽識與智謀,他巧妙佈局,或側翼突襲,或佯裝敗退誘敵深入,一舉擊退聯軍。此役大捷,景軍乘勝追擊,將燕國北邊大片土地收入囊中,趙國也被迫簽下《雲澤之約》,中立自保,承認燕國失地歸景國所有。

慕容青弦憑藉著非凡的智慧和過人的勇氣,在戰場上創造著王朝的奇蹟。

然而,總有人要斷少年項背,斬其凌雲之志。

三年轉瞬即逝,局勢突變。燕國一支殘軍突襲烏木堡——景國南邊的咽喉要地。燕軍來勢洶洶,守軍卻毫無懼色,抱著必死決心與敵激戰。一時間,刀光劍影,血肉橫飛,慘叫與怒吼交織。最終守軍慘勝,烏木堡得以保全,可代價慘重,慕容青弦痛失大哥和小弟,當時被景成帝寄予厚望的寧王柏瑞琮也不幸殞命於此。原本一千五百人的守軍,僅有五十五人僥倖存活。

蹊蹺的是,燕軍對堡內佈防瞭如指掌,行軍路線精準無誤,軍中定有叛徒通風報信。成王柏瑞澤身邊謀士心懷鬼胎,暗中偽造證據,向景成帝進讒,汙衊慕容家儲存實力、消極怠戰,致使此戰死傷無數。慕容承澤悲憤交加,於大殿之上跪地陳情:“陛下,我亦痛失兩子,何來消極怠戰之說?”怎奈皇帝因寧王之死遷怒,認定慕容承澤居功自傲、以下犯上,一道旨意將慕容家族發配苦寒北境。

北境之地,冰天雪地,寒風如刀,生存環境惡劣至極。慕容家主卻毫無怨言,領命前往。

正和二十三年金秋,皇宮熠熠生輝,景成帝生辰臨近,喜慶氛圍瀰漫。皇帝念及往昔情誼,下旨宣慕容承澤父子進宮賀壽。慕容青弦年紀雖輕,卻沉穩堅毅,一襲素錦長袍難掩周身氣度,眉眼間憂鬱之色暗藏鋒芒。踏入宮殿,眾人目光紛紛聚焦,墨雲公主更是一眼萬年,慕容青弦行禮時的孤傲風姿,直直撞入她心間,情愫暗生。

實則皇帝此番召回是藉機試探。慕容承澤昂首挺立,直面質問,聲如洪鐘:“烏木堡之戰,我慕容家拼死廝殺,赤膽忠心,絕無貳心!定是有人暗通燕人,陷我軍絕境,陛下當嚴查叛徒,還將士們公道!”話語擲地有聲,錚錚鐵骨,寧折不彎。

其實,只要當時慕容承澤能夠稍稍服個軟,說幾句諂媚討好之語,再表明一番對皇帝的忠心耿耿,或許就能重新贏回曾經屬於他的榮耀和尊崇。只可惜,誰也沒有想到,慕容承澤竟是如此剛直不屈之人,寧折不彎,哪怕面對生死抉擇,亦絕不改變自己的立場和信念。景成帝大怒,拂袖而去。

歸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