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燕京這一場朝會主要是燕國的慶功會,一,慶祝,燕國十年後統一;二,慶祝景國內憂外患,將當年他們受的苦通通受過一遍。散朝後,大臣甲扯著大臣乙的衣袖,嘴角帶笑,眼中卻滿是欽佩之色:“你說這李明儀莫不是真有上天庇佑吧?逃個跑,順便能把燕北七鎮給收復了!這哪裡是什麼逃難啊,簡直就是一路‘降福’嘛!”大臣乙聽到這話後,也忍不住笑出聲來,趕忙介面:“可不是嘛!嘖嘖嘖,咱們這些人在朝堂之上辛辛苦苦忙碌半輩子還比不上人逃跑!”

這時,又有人壓低聲音插話:“而且啊,聽說他這次回來的時候,身邊還帶著一個瘋瘋癲癲的女子呢。人家對那個女子呀,可是寵得沒邊兒了!”

另一個大臣則咂巴著嘴調侃:“嘿嘿嘿,看來這當過夜者的人吶,時間一久連口味都變啦!”眾人聞言,頓時鬨堂大笑起來。

然而,就在大家笑得正歡之時,其中一位大臣突然臉色一變,朝著其他人做了個噤聲的手勢,並伸出手指在自己的脖子處輕輕比劃了一下。

御書房內,皇帝與李明儀相對而立。李明儀行三跪九叩之大禮,皇帝趕忙從龍椅上起身,疾步走到李明儀面前,雙手扶起他,動容道:“明儀,這些年你在外面受苦了!”李明儀恭敬地回道:“陛下謬讚,臣不過是盡了分內之責。若不是陛下在後方全力支援、排程有方,調配各方資源相助,臣縱有三頭六臂,也難以暗中做成這些事。臣能有所作為,皆是仰仗陛下的英明領導和燕國臣民的齊心協力,臣不敢居功。”

年輕的皇帝拍拍他的肩膀,眼中滿是欣慰與讚賞:“你我君臣不必如此見外,我大燕今日能揚眉吐氣,愛卿首功。”

出了御書房,李明儀仰頭望天,長舒一口氣,十年如大夢一場。門口的小太監偷偷看了這個國家英雄一眼,眉眼雅緻,真是個極好看的男子……

李明儀出身於燕國的氏族大家,三代效力於工部,其父親乃是燕廷堰務司正,主管著水利和土木工程等要務。他自小就展現出非凡的才華,智慧過人,在家族中熠熠生輝。十六歲時,他便高中,自此昂首闊步地踏入政壇。

可嘆他生不逢時,未能趕上燕王朝最為昌盛的時期。彼時的燕國,堪稱頹敗,官員貪汙腐敗之風盛行,土地兼併的現象愈演愈烈,百姓們在水深火熱之中苦苦掙扎,生活苦不堪言。在軍事方面,更是兵備廢弛,將領們大多庸庸碌碌,毫無能為。

李明儀心懷壯志,胸中有遠大的抱負,他渴望成為力挽狂瀾、拯救這風雨飄搖國家的中流砥柱,他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守護天下蒼生,助力燕國走向昌盛。為此,提出了一系列關乎民生改善、興修水利、整頓軍紀以及改革稅制的理想方案,滿心期盼著能為國家帶來繁榮富強,守護燕國的每一位臣民。

然而,殘酷的現實卻給了他沉重至極的打擊。那些以唐紀為首既得利益的權貴們,將他的改革提議視作洪水猛獸,不僅對其不屑一顧,不予採納,更是聯合起來,對他進行無情的排擠和打壓。當時新繼位的燕皇帝蘭侍御稚嫩且缺乏主見,未能給予他足夠的支援與保護,致使李明儀在朝堂之上孤立無援,舉步維艱。

當燕國皇帝決定與他國聯手攻打景國之時,李明儀瞬間察覺出其中潛藏的巨大危機。他初生牛犢不怕虎,朝堂之上,他目光堅定地直視皇帝:“陛下,此次與趙國聯合攻打景國,實乃下下之策!如今國內民生凋敝,百廢待興,當務之急應是整頓內政、發展生產、強兵固防!貿然開戰,只會讓百姓深陷水火,動搖國家根基!”

唐紀當即面色不善地反駁,陰陽怪氣地說道:“你這黃口小兒,懂什麼軍國大事!與他國聯盟共圖大業,此乃天賜良機,怎能錯過?”

李明儀怒目而視,高聲回擊:“唐大人,你只圖眼前功利,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