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聊齋卷八諷喻深,周易哲思細探尋(第3/11頁)
章節報錯
、不公和醜惡的現象,我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被這些現象所迷惑。同時,我們也應該弘揚正義和道德,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2. 指導意義:道德諷喻類故事對現代社會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首先,它們提醒我們要警惕社會的腐敗和不公,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其次,它們告誡我們要誠實守信,遵守社會的道德和規範。最後,它們讚揚了正義和勇敢,鼓勵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要勇敢地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
文化傳承的價值
《聊齋志異》作為中國古代文學的經典之作,具有重要的文化傳承價值。道德諷喻類故事透過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和對人性的思考,傳承了中國古代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它們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文化注重道德和正義,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些價值觀在現代社會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中國古代文化的優秀傳統,為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而努力。
總之,從周易哲學的角度來深度解析《聊齋志異》卷八道德諷喻類故事,我們可以發現其中蘊含的天地人之道的奧秘,以及對現代社會的文化傳承和指導思想。這些故事不僅是文學的瑰寶,也是哲學的智慧,它們將繼續為人類的進步和發展提供有益的啟示。
二、局詐、三朝元老、夢狼原文與白話文故事
《局詐》原文:
某御史家人,偶立市間,有一人衣冠華好,近與攀談。漸問主人姓字、官閥,家人並告之。其人自言:“王姓,貴主家之內使也。”語漸款洽,因曰:“宦途險惡,顯者皆附貴戚之門,尊主人所託何人也?”答曰:“無之。”王曰:“此所謂惜小費而忘大禍者也。”家人曰:“何託而可?”王曰:“公主待人以禮,能覆翼人。某侍郎系僕階進。倘不惜千金贄,見公主當亦不難。”家人喜,問其居止。便指其門戶曰:“日同巷不知耶?”家人歸告侍御。侍御喜,即張盛筵,使家人往邀王。王欣然來。筵間道公主情性及起居瑣事甚悉,且言:“非同巷之誼,即賜百金賞,不肯效牛馬。”御史益佩戴之。臨別訂約,王曰:“公但備物,僕乘間言之,旦晚當有報命。”
越數日始至,騎駿馬甚都,謂侍御曰:“可速治裝行。公主事大煩,投謁者踵相接,自晨及夕,不得一間。今得一間,宜急往,誤則相見無期矣。”侍御乃出兼金重幣,從之去。曲折十餘里,始至公主第,下騎祗候。王先持贄入。久之,出,宣言:“公主召某御史。”即有數人接遞傳呼。侍御傴僂而入,見高堂上坐麗人,姿貌如仙,服飾炳耀;侍姬皆著錦繡,羅列成行。侍御伏謁盡禮,傳命賜坐簷下,金碗進茗。主略致溫旨,侍御肅而退。自內傳賜緞靴、貂帽。
既歸,深德王,持刺謁謝,則門闔無人,疑其侍主未復。三日三詣,終不復見。使人詢諸貴主之門,則高扉扃錮。訪之居人,並言:“此間曾無貴主。前有數人僦屋而居,今去已三日矣。”使反命,主僕喪氣而已。
副將軍某,負資入都,將圖握篆,苦無階。一日有裘馬者謁之,自言:“內兄為天子近侍。”茶已,請間雲:“目下有某處將軍缺,倘不吝重金,僕囑內兄遊揚聖主之前,此任可致,大力者不能奪也。”某疑其妄。其人曰:“此無須踟躕。某不過欲抽小數於內兄,於將軍錙銖無所望。言定如干數,署券為信。待召見後方求實給,不效則汝金尚在,誰從懷中而攫之耶?”某乃喜,諾之。
次日復來引某去,見其內兄雲:“姓田。”煊赫如侯家。某參謁,殊傲睨不甚為禮。其人持券向某曰:“適與內兄議,率非萬金不可,請即署尾。”某從之。田曰:“人心叵測,事後慮有反覆。”其人笑曰:“兄慮之過矣。既能予之,寧不能奪之耶?且朝中將相,有願納交而不可得者。將軍前程方遠,應不喪心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