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關裡原來幹啥的?”催老二笑嘻嘻的問道。

“你馬爺爺,在關裡家是老村長,是老黨員,六十多歲了,經歷過清朝,又經歷過中華民國,現在是新中國。你叫爺爺,我得叫叔,哎,我給大家說呀,我這馬叔叔講事情,會對比,一說就清楚了。我就不行了,就說剛才是誰問了,這澱粉好吃嗎?馬叔叔不說了嗎?就看你餓不餓了,你餓很了,家裡啥吃的都沒了,那你看什麼都能吃,也都好吃了。是不馬叔叔,你說的多透徹呀?”

“透徹,我不敢說,我覺得話粗理不粗,你們沒聽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喝煳吧粥的故事嗎?朱元璋有一次逃難,幾天沒吃飯了,在一個地方遇到一個窮人家,還是個老太太,朱元璋給人家要飯,人家沒啥給的,只有一碗吃剩下的,而且是帶糊嘎巴的粥,給他了,他喝的槓香啊。等著他後來當皇帝了,在宮廷裡吃啥也覺得沒滋味了,不香了。這就是餓和不餓的事了。”

“哎呀,爺爺你真會講故事。你這麼說,我們就不犯愁了。一會兒,挨號,到我家的時候,我也推,推了澱粉,回家琢磨著吃吧。能餓不著就行了?”王二媳婦說道。

“爺爺,你會做澱粉嗎?”

“做澱粉,以前我做過,這些年沒做了。”

“那你們推完磨,回去誰做呀?”

“俺娘做唄。”

“家林,等著你家,我嬸做的時候,我去看看,我想,你家我嬸做的能好吃吧?”王二媳婦問道。

“二嫂,好吃,俺不敢說,它一定要比柳樹葉子粥好吃一些。”

“什麼粥?家林?柳樹葉子粥?你吃過呀?”二嫂又問。

“俺吃過,那當然是吃過了。那是五八年俺家在河南要飯是時候,有一天俺要飯,俺和大哥要了一天飯,那一天還趕上老天爺下大雨,一天跑了十幾家,到了晚上回來,啥也沒要到。啥也沒要著,晚上就得餓著了。餓的俺小弟哇哇哭,氣得俺娘直罵,天都黑啥時候了,俺爹看不行,要是等到天亮,就容易把俺小弟弟餓死。俺爹一氣之下,就出去了,還冒著雨,上朋友家要飯去了,朋友也是個要飯的,俺爹給人家要的時候說他喝。可俺爹能喝呀,知道家裡還有餓得不行的呢。俺爹就給俺們端回來了。端回來,俺爹叫我喝,我一喝,哎呀,我的娘啊,齁苦呀,當時眼淚就下來了,俺把碗往外一推,不喝了,結果叫俺爹打了兩撇子,俺爹說,不喝拉倒,等著吧,餓死你。”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二哥推著磨還沒講完呢,大家笑上了。

“哎呀,傻二呀,你可別講了,你給大家都講笑了。”

“笑了,娘,我說的是真事呀?”

“笑了,老馬二嫂,這說明,你家這孩子,天真無邪,這故事講的多生動啊,孩子能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明一種奮鬥精神。這種精神,正是我們現在所需要的。”

“推好了,推好了,俺家這回要推完了,一會兒,收拾起來完事了。”大哥喊道。

俺家推磨,呼呼地推呀。俺大哥,兒二哥,俺娘換班推呀,一班倆人,三個人倒換著,三十多斤的原材料,也不篩,也不籮,就是推下來,收了,倒磨上去,再推下來,再收了,再倒上去。反覆折騰幾遍。推完了。回家了。

推完了,工作組的老張跟著來了,他告訴俺娘,中午做點,讓大家來看看。

看看,中午,俺娘做澱粉了,做的時候,又摻了一些灰菜,莧菜,在裡面也摻了點苞米麵,最後,撒些鹽面子。在盆裡反覆拌攪,最後,擱鍋裡簾子上蒸的。等著,俺家做好了,正吃的時候,張隊長來了,在老程家推澱粉還來六七個,王兒媳婦,還有老岳家,還嚐嚐呢。

又過了幾天,縣裡領導來檢查了,張隊長領著還來俺家了,張隊長說,開展吃澱粉工作,老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