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這都7年了,你還在堅持著調查這起案件?”

“每年我的手法瞭解到的資訊我都會記錄的,這個案件不管多少年,我都要堅持查下去。”

“如果這個嫌疑人一直還在外面,不回來,你還有耐心這樣查下去嗎?”

“會的,因為我們有耐心。我們有守護這個城市的耐心。”

蘭師傅讓張文化宇跟他去走訪,張文喻看了半天,這起案件竟然是一起7年前的故意傷害案件。師傅做了很多的資料,這些資料已經足夠了,每年還做了大量的分析報告就因為師傅相信一定能把這個逃避法律制裁的嫌疑人抓到。

七年前,一起惡性的故意傷人案件在城市的邊緣發生,嫌疑人林波華在一次酒後爭執中重傷了朋友,隨後逃亡,留下了一地的疑團和傷痛。

青年民警張文喻,作為新加入的警員,被分配到了這個積案的調查團隊,跟隨他的師傅蘭傑師傅,一個經驗豐富且充滿智慧的老警察。

蘭傑師傅每年都會定期走訪林波華的家,希望從中找到線索,或是說服林波華自首。但每次,他們所得到的都是相同的結果——林波華的家人堅持說他一直沒有聯絡過他們。

而最近,警方收到了一條可能的線索,林波華可能會在近期悄悄回家。有了這個訊息,蘭傑師傅決定再次行動,帶著張文喻前往林波華所在的街道進行走訪。

“記住,張文喻,作為警察,我們需要的不僅是耐心,還有細心。”

蘭傑師傅在路上對張文喻說,“每個細節都可能隱藏著關鍵的資訊。”

張文喻緊隨蘭傑師傅的腳步,心中充滿了敬意和期待。他知道,這正是他成長的機會。

他們不知道的是,當師徒倆剛剛開始在街道上走訪時,林波華真的悄然回到了家中。他告知家人不要透露他回來的訊息,並迅速躲藏起來。

林波華確信,這麼多年過去,警察應該不會再來找他了。

然而,事與願違。當林波華以為風頭已過,準備回家時,蘭傑師傅和張文喻正好上門了。

“師傅!咱們不是到過他們家了嗎?怎麼又要返回去?”張文喻疑惑地提問。

“剛才只是正常地走訪,沒和他的家人深入交流。我們先回去跟他的家人交流,自己讓他家人勸他自首。”

蘭傑師傅行走著中年微胖男人的腳步,身著警服挺直的腰桿走路。

“請開門,我們是刑警大隊的警察。來例行了解林波華的情況。”

蘭傑師傅敲響林波華家的門後,好一會才有人來開門,為此注意到了一些細微的變化。林波華家裡的擺設與上次來時略有不同,家人的神情也顯得異常緊張。

嫌疑人林波華家進門口有一個小院子。屋子是1樓的4間房子房,樓上面是半層房子,街道附近家裡人都蓋了三四層樓的房子了,只有他們家因為林波華犯傷害案而出逃,缺少主要的勞動力,於是家裡面的房子一直沒有加蓋。

“你好,我們倆是刑警大隊的,想問問關於林波華的一些情況。”

蘭傑師傅語氣平和地說,接著掏出了警官證,其實林波華的家裡的人早就熟悉得對蘭傑師傅不能再熟悉了。

“你倆先到客廳坐吧,我給你們燒水泡茶。”。

林波華的母親關上門,把那兩位警察請到1樓客廳坐。

林波華的母親盡力保持鎮定,但還是隱瞞不住眼底的慌亂。蘭傑師傅憑藉多年的經驗,斷定林波華很可能就在家裡。

蘭傑師傅沒有直接詢問林波華的下落,而是開始講述那些年來受害者一家的艱辛。他們的生活因為那次事件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受害者的傷勢雖然得到了治療,但後遺症仍然影響著他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