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認親和本家(第1/2頁)
章節報錯
晚飯的時候,王厚的氣消了,大家一起開懷暢飲、載歌載舞。想想也是,跟自己老子生氣實在太傻了,完全沒好處,沒意思。
中途,王韶也來露了一面。對大家過去幾個月照顧他這個“糊里糊塗”的次子表示感謝;對次子能結交到這麼多年輕才俊表示由衷地欣慰;最後預祝大家在秦州度過一段愉快的時光。
王韶對王大衛尤其關照,甚至想問問王大衛祖上是什麼時候遷移到川越國的,是什麼堂號,過了多少代。
被王大衛搪塞過去了。他確實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不能說,一說這輩分就差太遠了,以後都沒法一起愉快地玩耍了。
最終,王大衛的叔叔數量加一,縮短了與王厚的差距。
王韶沒待太久,以公務繁忙為由離場。年輕人們繼續下半場。
王厚說了點兒正事兒:他已經聯絡了秦州附近最大的蕃部——俞龍珂部,大家三天後出發,去俞龍珂部買馬。
俞龍珂部親宋,首領俞龍珂和他們父子交情深厚。所以,安全問題可以保證,但是必須真金白銀地掏錢買,不能硬搶。
當然,討價還價肯定是可以的。不過請看在他的面子上,不要砍得太狠,因為俞龍珂部很窮。
有人嘲笑道:“能被猴子你說窮的,哪得窮成什麼樣啊?”
王厚:“靠!氣死老子了。不過俞龍珂是真窮,我雖然沒錢,但是起碼衣食無憂,吃穿不愁。
俞龍珂就不行了,他每天一睜眼就是十好幾萬張嘴在等著他。實在太慘了!”
接下來王厚東拉西扯地說了不少俞龍珂部的情況,王大衛在心中默默整理如下:
俞龍珂是一個嚴重漢化的少數民族部落首領。他本人的民族不好確定,可能是吐蕃,也可能是羌,或者還有其他可能。
其實這都是漢人命名的,人家自己根本不在乎這個。
如果單純以血緣論,俞龍珂很有可能是漢族。而且,他本人漢族基因的比例說不定比在座的這些人還要高。
上下幾千年間,發生過許多次“民族大融合”,王大衛可能是這些人中漢族基因比例最低的。到底低到多少,這個命題屬於不可證偽的範疇。
從這個角度看,漢族和儒學還真是絕配:都是個筐,都特能裝。
如果以文化論,俞龍珂能說漢話,能寫漢字,儒家經典也能背誦幾段,雖然還達不到填詞作賦的高度,順口溜的水平肯定是有的。
不過民族的定性看得最多的還是生活方式。這就沒辦法了,俞龍珂生在這兒,長在這兒,只能這麼生活下去,穿左衽的衣服。
關於左衽和右衽,王大衛一直也沒搞明白為什麼少數民族就這麼固執。兩個時空的資訊加在一起,王大衛大致猜測可能是這麼回事:
不管左衽還是右衽,胸腹前的衣襟都可以起到口袋的作用。右衽,開口朝右,方便右手伸進去掏東西。
而少數民族兄弟被惡劣的生活環境強迫使用不太靈活的左手來做這件事,因為他們的右手要時刻保持“自由”狀態,用來應對突發事件。例如:拔刀。
凡是沒養成這個習慣的,活到成年的機率都很低。
矛盾的俞龍珂不僅成年了,還混成了一部酋長。
不過他這個酋長跟其他人不同,他腦子裡的漢學讓他把他的部眾看作子民、責任,甚至是信仰,而不是其他酋長眼中的“人口紅利”。
所以,他的部族迅速壯大,速度遠超人口自然出生率。
麻煩也隨之而來,俞龍珂高興的同時也逐漸知道自己的能力是有上限的,自己不是韓信,做不到多多益善。
於是他把目光投向東邊——大宋的秦州城。可惜只有王韶一個人回應了他,其他人要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