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名字和名字(第2/2頁)
章節報錯
國之君,劉禪只能屈居第二。
老懷大慰的俞龍珂在心中感念:大侄子你這名字起得真好,太厚道了。你爹大概是把他這方面的品行全都傳給了你,自己一點兒沒剩啊!
王大衛倒是不用填詞,也沒人請他填,畢竟他上次填完一首之後就去殺了個人。不過王大衛還是要拉二胡的,在洛陽的時候他露過一手。
某日,恰逢一場婚禮。王大衛當即獻上一首《佳人伴孤燈》。這首樂曲喜慶、歡快,非常適合用作婚禮上的曲目。
王大衛還是用的二胡,因為他只練過這一種樂器。好在二胡是神器,只要功夫到,七情六慾皆可盡情展現。
一曲終了,立刻被紈絝們要求迴圈播放,這幫藝術生操起各自擅長的樂器一起附和,很快,二胡獨奏成了民樂合奏。
在另一個時空,這首樂曲不知道為什麼就突然火了。
不過在評論區總能看到有人說從歡快的樂曲中聽出一絲悲傷,王大衛細品之後發現悲傷來自兩點。
第一,名字惹的禍。“佳人伴孤燈”在另一個時空確實有點兒淒涼感,不過在這個時空卻是婚禮的重要環節之一。
大宋人結婚,新娘子到了夫家之後,有一段時間要獨自坐在新房裡,只有一盞孤燈相伴。
新郎官這時候得在前面陪親朋好友。陪多久,取決於賓客的人數。要是王厚這樣的,新娘子估計得一直坐到天亮。
,!
這個環節很有必要。大宋人可不像另一個時空那麼開放,另一個時空裡一對新人結婚的時候早就已經熟悉得不能再熟了。
大宋的新娘子卻非常需要一段時間獨處,只有孤燈相伴,做好心理建設。
至於心理建設的內容有哪些,估計會有焦慮和忐忑,但也未必沒有期待和憧憬。這就只有新娘子自己才知道了,樂曲裡是沒有的。樂曲裡只有喜慶。
第二個原因則是這首樂曲最早是古裝宮廷戲的配樂,給皇帝娶媳婦的情節用的,而入宮的女人大多下場悲慘,除非是“主角”。
這兩點在這個時空都不存在,大家演奏得不亦樂乎。
把寨子裡的人都給整懵了。大宋人這麼重視婚禮嗎?不就結個婚嗎,這一大幫小公爺、小侯爺咋這麼賣力氣呢?
這幫紈絝這麼賣力氣當然是有原因的。
這首《佳人伴孤燈》除了喜慶之外,還透著莊重和大氣。這是給皇上用的,雖說只是在戲裡,那也不是隨便糊弄出來的。
而大宋終究是等級社會,尤其是文官掌權之後,“樂”這個玩意更是有了嚴格規定,不是你覺得好聽就能隨便用的。
有大量樂曲是皇室專屬,即便他們出身勳貴也不能用。想聽?把姑娘嫁入皇宮,或者讓兒子尚個公主吧!
太不講理了!
現在王大衛弄出這麼一首,這下好了,以後自己結婚就用它,得趕緊練練。
:()歡樂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