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前時我險些貶黜衡州;據我所知;便是聖人見過王毛仲王大將軍之後做出的決定。”杜士儀思來想去;還是決定藍田驛那一樁對王容提過就算了;王元寶處卻不必再說。
“當初我奪下解頭時;曾經讓王大將軍吃了那樣一個啞巴虧;看來是他依舊耿耿於懷。而如今的中書令張相國素來與其友善;如今對我雖不像此前貶斥幽州的張使君那樣針鋒相對;可善意惡意莫辨。我和幼娘可以一走了之到成都;王公留在長安;屆時那些明刀暗箭則何如?”說到這裡;杜士儀便誠懇地一揖道;“所以;我願意親手寫下婚書交付王公。但只請王公允准;讓幼娘隨我去任上。”
“什麼?”這下子王元寶頓時陷入了兩難。要說能夠得這麼一個德才兼備智勇雙全的女婿;他臉上惱火;心裡還是肯的;可要讓女兒跟他去成都;他畢竟出身士人;即便捏著婚書在手;一想到異ri兩人尚未行六禮;就興許給他弄出個外孫或是外孫女來;他就只覺得心頭再次萬般糾結。好半晌;他方才聲音艱澀地問道:“你們……你打算讓幼娘以什麼名分跟著你?”
“幼娘在長安固然出名;可也不是四處拋頭露面;不虞到成都還有人認識。我本意借重她之能在成都另有大用;自然絕不會委屈她為婢妾;這一點王公儘管放心。”話到這兒;見王元寶果然長長舒了一口氣;杜士儀便欣然笑道;“我雖遠不如王公豪富;可還有一些家底。須知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有幼娘點石為金;此去成都自然平添羽翼。”
果然不愧是杜十九郎;比那些覬覦王氏豐厚陪嫁的達官顯貴有眼光。他的女兒;又豈是陪嫁豐厚而已;他家裡兩個兒子加在一塊;及不上幼娘半點
仔細思忖了一番其中利害;想想從王容入道;杜士儀開元九年回京到現在;兩人之間情投意合足有將近四年;遠勝過尋常一見鍾情;王元寶終於深深吸了一口氣;點頭應道:“好;我答應你。”
“多謝王公賢明;我必不負所托”
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今ri特意屏退了左右從人;只留一二最心腹的在花園左近巡視;以防有人偷窺;此刻閒坐草堂時;她們不時打量王容;見其臉上分明看得出是佯裝鎮定;她們不禁會心一笑。直到杜士儀和王元寶並肩行來;全都洋溢著輕鬆的笑容;玉真公主便立時打趣道:“這下玉曜可以如釋重負了;這翁婿頭一回攤牌相見;果然是一切順遂”
儘管知道父親應該會答應;可這一刻;王容只覺得心裡那塊沉甸甸的大石頭猶如冰山一般消解融化;無影無蹤。
當官之後就再也談不上閒暇空餘;儘管杜士儀再想抽空去一趟嵩山見盧鴻;可算算ri子也只能作罷;不得不拜託了崔儉玄和杜十三娘。至於留在樊川讀書的杜黯之;他吩咐其明歲試著去考鄉貢明經;又請杜士翰多多照顧;更為其引見了杜思溫。等到裴寧王翰韋禮一應親朋好友一一別過;宋憬源乾曜裴璀孟溫禮韋拯等一應長官分別拜辭過;甚至連張說都不得不去告了別;他臨行之前;卻再次來到了樊川杜曲的老宅。
因為此行蜀中;他還想帶上另一個人。
“郎君;你看這潔白的棉花……就連鄉間織婦都說;好似絲綿一般;可絲綿是蠶吐出來的絲製成的;這卻是田頭長出來的的”
“可惜去年那幾樣果子只有寒瓜蜜瓜種出來了;而且不甚好吃。倒是菜花和胡麻的油;娘子說很不錯;木耳菜也好吃”
見田陌笑吟吟地帶著自己在老宅的菜園中一路走一路說;滿臉的興奮和滿足;杜士儀想了一想方才開口問道:“田陌;我這就要去任成都令;恐怕三年兩載回不來;你是願意留在樊川老宅;還是跟我去任上?”
“我?”田陌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隨即毫不猶豫地說道;“我當然是郎君到哪我就去哪”
這爽快的答案聽得杜士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