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疾步趕到這支兵馬面前之後,見這裡亦是倏忽間亮起了無數火把,那些旗幟中間赫然還有一面是安北前鋒營杜,其中一個老卒立刻高聲問道:“敢問真的是杜大帥到了嗎?我乃僕固將軍麾下隊正聶合,求見杜大帥!”

聽到是僕固懷恩麾下,正在前軍的阿茲勒便跳下馬來。雖說此前都在安北牙帳城,可他也不可能認識每一個人,當即舉起火把仔細審視了一下這老卒,倒是覺得面善,只對方不報名,他還真的叫不出名字來。然而,他自己當初卻是極其有名的,那老卒一眼就認出了他來,當即又驚又喜地問道:“真的是前鋒營杜將軍?你不是留在了長安嗎?”

“長安有小郎君統帶飛龍騎,我這些人留在那裡就廢了,因此大帥便調了我來。”

阿茲勒也不多解釋,示意來人跟隨自己,很快穿過重重人馬,來到了中軍帥旗下。聶合看清那些牙兵簇擁的中年人,心裡最後一絲懷疑終於為之盡去,單膝跪下行禮時,竟是喜極而泣:“若是城中上下得知大帥歸來,定然士氣大振!大帥,軍中甚至商量要送萬人聯名血書回朝,請陛下把大帥派回來!連日以來城中什麼流言都有,僕固將軍,還有郭大帥和程大帥彈壓再三,也只是讓三軍上下稍稍安心,大家全都盼著大帥!”

“你不要急,慢慢說。”杜士儀示意阿茲勒把人攙扶起來,這才細細詢問城中情形。

他曾經擔任了十多年的朔方節度使,即便如今郭子儀升任節帥,但他在朔方兵馬之中的威信絕不亞於他在安北牙帳城。然而,他固然兼領過河東節度使,在河東雲州代州還有極高的威望,可此次程千里所帶兵馬主要是太原城中的天兵軍,所以這樣的謠言甚至讓河東兵馬軍心大亂,他著實有些意外。等問明白河東軍是因為王忠嗣之前的遭遇,因此及彼,深信他是為李隆基所害,故而因此軍心不穩,他頓時禁不住苦笑連連。

不等聶合回城報信,不過一刻鐘功夫,湯陰縣城門便已然大開,竟是一騎絕塵而來,後頭才是數百人的大部隊。來者以一種毫不減速的蠻橫直接衝到前軍跟前,隨眼一掃後便怒喝道:“我是僕固懷恩,讓路,我要見大帥!”

這樣的做派,這樣的怒吼,誰還敢攔?可這一次,眾人剛剛讓路,僕固懷恩就只見那邊廂已經有人策馬而來。儘管在這剛剛矇矇亮的天色中,他只能隱約看到來人騎在馬上的一個輪廓,可他在杜士儀麾下效力了將近二十年,本能地認出那是誰。他死死捏緊了韁繩,讓坐騎小跑了幾步,等來人越來越近後,他終於忍不住滾鞍下馬,快走幾步上前,一把抓住了來人那匹馬的轡頭。

“大帥……”

“都是當祖父的人了,一點事就沉不住氣!”杜士儀見僕固懷恩虎目泛紅,便也下了馬來,板著臉說道,“叛軍那些流言也能相信?昏了你的頭!現如今叛軍不得不退回河北苟延殘喘,最希望的就是我們自己窩裡鬥,你和子儀還是兒女親家,程千里也是最懂得是非進退的人,只要精誠合作,鄴郡那點叛軍就算兵馬再多,又何足為俱?”

儘管杜士儀一見面便是一通劈頭蓋臉的斥責,可僕固懷恩反而長長舒了一口氣。因為流言實在是來得太過洶湧,他幾乎都要錯認為那一切是真的,每天在彈壓軍中的同時,他自己都想過,是不是要調轉馬頭帶人殺回長安去,給那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昏君一個好看!所以,他訕訕地笑了笑後,便退後一步單膝跪下謝罪道:“大帥,是我之前治軍不力,只要大帥回來就好了。”

“你啊你啊!”杜士儀無可奈何地上前親自將其扶了起來,卻見不遠處城中兵馬漸次停下,只有一騎人徑直行來。等到人已經近了,認出那正是郭子儀,他就一拍僕固懷恩的肩膀道,“上馬,去迎一迎子儀!”

和僕固懷恩一樣,郭子儀近日以來,同樣是心力交瘁。之前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