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派兵來救,卻反去攻什麼敵人大營。
性情暴躁的張飛,當場就想罵人,話到嘴邊卻又硬生生的嚥了回去。
正當這時,又有斥候飛騎而來,大叫道:“稟將軍,東門敵軍攻勢太猛,張燕將軍快要守不住了,請將軍速分兵馬支援。”
話音方落,又有斥候奔上城頭,慌叫道:“西門危急,太史將軍請將軍速發援兵。”
“孃的,老子這裡也吃緊,哪裡來的援兵去救他們。”張飛氣急敗壞的大叫道。
此時的張飛,已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急得是焦頭爛額,已然是有些亂了他的分寸。
正當此時,城頭的西南側,喊殺之聲大作,竟有幾處城牆,已為楚軍所突破,幾十名楚軍攻上了城頭。
大勢已去,梁縣城是守不住了。
心中惱憤的張飛,滿臉鐵青,雖是萬般不甘,卻也無可奈何。
“撤兵,全軍撤兵,速速從北門撤出,退往太谷關。”無奈的張飛,只能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張飛當先而退,太史慈等諸將得知撤退的命令,也如蒙大赦一般,匆忙的棄過了各門,率領著殘兵敗將望北門撤去。
顏良攻三門,獨留北門不攻,正是為了給燕軍留一條出口,否則四面被圍,反而會激起他們必死的決心,倘使他們抱定決心誓死守城,反倒不是顏良想要看到的。
今北門無兵,燕軍人人抱有僥倖心理,一旦守勢不利,自便生了逃跑之念。
只是,顏良不圍北門,卻並不代表他打算順利的放張飛走脫。
當張飛率領著萬餘殘兵,灰溜溜的從北門逃出未攻,忽聽喊殺之聲大作,漫天的塵霧中,一隊騎兵從斜刺裡殺來。
原來,正是呂玲綺奉了顏良之命,率三千輕騎遊弋於北門外,就等著截殺逃跑出來的燕軍。
眼見敵軍狼狽逃出,呂玲綺縱馬如風,率領著三千輕騎,如狂風暴雨一般撲向了惶恐的燕軍。
又是一番血腥的屠殺。(未完待續。)
第六百三十二章 替顏良打孔明的臉
逃出梁縣的燕軍,為呂玲綺的輕騎一番狂殺,損失幾近過半。
兵敗的張飛,率領著不到五千的殘兵,一路狼狽不堪的逃往了太谷關。
這太谷關位於洛陽城南五十里,地處嵩山與龍門山間的峪谷之中,其谷縱深二十里,深谷兩側,溝壑縱橫,溪水潺潺,群峰削立,灌木叢生,其谷實可謂洛陽城南的一道門戶。
張飛率五千殘兵退至關城上,一面據城死守,一面派人飛馬往陳留主戰場,去請求劉備速速發兵來救援。
顏良卻不給張飛喘息的機會,張飛前腳抵達關城,他後腳就率五萬大軍,緊隨其後的趕到了太谷關。
五萬得勝之軍,進抵太谷關前,一刻也沒有停歇,立刻對太谷關展開了猛烈的進攻。
……
幾百裡外,陳留。
燕軍行帳之中,氣氛一片的沉悶。
劉備板著臉坐在那裡,御前諸將皆默不作聲,下首的諸葛亮雖仍在輕搖著羽扇,但那俊朗的臉上,卻始終掛著一絲不易覺察的尷尬。
劉備斜掃了諸葛亮一眼,那充血的眼眸之中,暗含著幾分怨意。
正是他用了諸葛亮的所謂分兵之計,使得張飛的三萬大軍,損失慘重。
慘敗之後,又是因他用了諸葛亮的所謂“圍魏救趙”之計,傾盡全力去攻打陳留敵營。
結果,楚軍大營沒有攻破,反而使張飛軍得不到及時的救援。再度遭到慘敗,一路敗逃至了太谷關去。
此時,眼前的十萬大軍。寸步不能進,而顏良的大軍,距離洛陽城卻只有不到四十餘里。
倘若給顏良攻陷了洛陽,後果,豈敢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