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科技之手的陰影(第3/4頁)
章節報錯
對,特別是那些科技巨頭的核心利益集團,它們依賴全球復興程序中的科技發展來增強自己的市場份額與全球影響力。它們向各國政府施壓,要求確保科技領域的自由競爭和自主創新,以便繼續擴大其對全球資源的控制。這些企業的影響力不僅限於經濟領域,更在政治、文化和社會結構中蔓延開來。對於這些科技巨頭而言,任何限制其權力的國際協議都可能影響到它們的利潤和發展空間,因此它們在背後策劃了廣泛的遊說活動,試圖阻止任何對其權力的制約。
葉辰意識到,艾琳的方案雖然充滿理想主義,但卻可能無法應對現實中存在的巨大複雜性。他認為,全球的自由與獨立已經被科技巨頭的強大力量深深侵蝕。單純的國際協議無法有效遏制科技巨頭的擴張,甚至可能會加速它們在全球的政治佈局。因此,他開始考慮更加激進的行動方案——透過對這些科技巨頭的資本與資訊流動進行更加嚴格的審查與干預,甚至透過國際合作的方式,設計一套全球範圍的反壟斷機制,確保科技的自由發展不再成為少數人操控全球命運的工具。
然而,隨著葉辰提出這一方案,全球範圍內的對立情緒逐漸升溫。各國政府、政治團體和科技公司之間的利益博弈進入了白熱化階段。科技的力量已經成為新全球政治秩序的核心,而葉辰與艾琳之間的分歧也在不斷加深。科技是否應該成為社會的唯一驅動力?科技的巨頭們能否在沒有過度干預的情況下,繼續推動全球的復興?這些問題的答案,不僅決定了全球未來的發展軌跡,也決定了人類社會能否保持原有的自由與多樣性。
隨著科技巨頭的權力越來越集中,葉辰開始感到一種深深的危機感。他發現,雖然表面上看全球復興的程序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但事實上,全球政治與經濟的背後,早已悄然發生了深刻的結構性變化。那些曾經倡導自由與民主的國家,如今在科技巨頭面前顯得愈發無力,許多政府在面臨經濟與技術壓力時,逐漸屈服於這些科技大亨的控制,甚至不再能夠獨立做出關鍵決策。全球資源和權力的分配,已不再由國家主權與國際法規則來約束,而是被無形的科技力量所重塑。葉辰越來越明白,若不採取緊急且有效的措施,未來全球將陷入一個由少數科技巨頭主宰的虛擬帝國之中。
然而,葉辰並不打算坐視這種情況的蔓延。他知道,要想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有效的改革,首先必須取得民眾和各國政府的支援。因此,他決定發起一場全球性的倡議,倡導建立一套強有力的國際監管機制,透過法律與協議的手段限制科技巨頭的權力過度集中。葉辰開始遊說各國領導人,試圖凝聚全球共識,推動建立一個專門監督全球科技發展的機構,類似於一個全球反壟斷委員會,專門對跨國科技公司進行審查與約束。他相信,這一舉措將能有效地遏制科技巨頭的過度擴張,保障普通民眾的利益,並維持社會的公平與自由。
艾琳則對葉辰的方案持懷疑態度。她認為,過度限制科技巨頭的自由,不僅難以實現,反而會抑制全球復興的程序。她依然堅信,科技能夠為人類帶來更好的未來,只要在制度上進行最佳化,依靠國際合作與科技巨頭的力量,全球將能夠迎來一個更加繁榮與公正的新時代。她主張繼續推動科技與政府間的合作,透過更加透明、開放的合作模式,引導科技巨頭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艾琳提到,歷史上許多變革都是依靠科技推動的,正如工業革命和資訊時代,全球復興也需要依賴強大的科技力量。她希望能透過更加溫和的方式,調和科技與社會之間的矛盾,而不是徹底對抗科技巨頭的力量。
然而,全球各國對這一問題的態度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分化。發達國家,尤其是那些科技創新最為先進的國家,對於科技巨頭的強大影響力幾乎是視而不見,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這些國家對科技巨頭的支援與依賴愈加加深。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