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趨激烈的社會中站穩腳跟、博得一席之地呢?
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就算長大成人,也只能是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一旦脫離了父母為其佈置的溫室,就會立刻枯萎,難以成事。
父母的愛子之心固然重要,可是我們並不能照顧孩子一生一世,畢竟我們陪伴孩子的時間是有限的。如果我們只顧眼前孩子能舒服享樂就行,當我們離開孩子的那一天,孩子就會喪失生活的能力,就要向幸福生活說再見了,今天的溺愛就是為孩子的明天埋下受苦的種子。
我們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因為兒童時期是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關鍵時期。通常,孩子到三四歲時,已經萌發出自信心和獨立性,很多事情他們都要試著獨立去做。這時候,我們應該注意及時鼓勵孩子鍛鍊自己生活的基本能力。
從小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我們建議父母做到以下幾點:
■ 父母對孩子不能溺愛,不能嬌慣
孩子的自理能力如何,直接取決於父母對孩子的態度。讓孩子參與家務管理,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事。當然,這樣的家務勞動可以和父母一起做,以不影響學習為前提,目的在於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勞動精神和家庭觀念。
■ 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不要包辦
比如穿衣服、整理床鋪、洗自己的襪子和*、整理自己的房間等,一定要他們自己完成。年齡小的孩子可能會做不好,沒關係,關鍵在於練習和嘗試。
■ 對於孩子要多鼓勵少批評
我們可以一邊提出要求一邊進行指導,以讚揚和鼓勵為主。在孩子做事情的時候,我們要保持信任的態度,儘量不去幹涉或阻止,要放手讓孩子自由行動,然後,我們再給孩子以鼓勵。要知道,自理能力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培養起來的。
整齊擺放自己的私人物品
每個孩子的房間都有所不同,但是大部分相同的特點就是髒、亂、差。有的孩子總愛亂扔東西,把東西弄得滿屋都是,爸爸媽媽彎腰跟在後面收拾都來不及。而這些行為都不是天生的,是從小一點一滴養成的。
一般來講,孩子沒有自己收拾東西的習慣,如果我們再不注意對孩子從小培養,那麼日後,孩子會一直保持亂扔東西的壞習慣,成年後獨立生存的能力也會很差。
孩子故意亂扔東西,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
◎東西扔在地上會有響聲,會變形,孩子喜歡尋求這種刺激。
◎孩子喜歡亂扔東西來引起父母與其他人的注意。
比如孩子扔了玩具,父母一定要來管,一邊替他把玩具放回原處,一邊還要說教,偶爾還會打幾下,這樣孩子就覺得自己被注意了,比無人理睬要好得多。
如果,懂事了的孩子依然沒有整齊擺放物品的意識或者習慣,我們就要硬性採取措施來幫助孩子樹立這種意識,幫他們養成生活的好習慣。
嘉蒂已經上小學六年級了,應該懂事了。可是她有個要命的壞習慣,就是每天放學一回到家,就喜歡把書包、鞋、外衣扔到起居室的地板上,弄得整個房間一片狼藉。雖然嘉蒂偶爾也會按媽媽的要求把東西擺放好,但大多數時間都是隨地亂扔。
對此,媽媽試過很多方法來糾正,但無論是提醒、責備、懲罰,都無濟於事,嘉蒂的東西仍舊安靜地堆在地板上,一切說教都毫無效果。
一天,嘉蒂媽媽終於看到了嘉蒂走過起居室而沒有扔東西,她立即走上前去,輕輕地擁抱了一下嘉蒂,並感謝她的體貼、懂事。嘉蒂剛開始時很吃驚,但很快她的臉上就充滿了自豪,因為,她將自己的東西帶入自己的房間而受到了肯定與表揚。
至此以後,嘉蒂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