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公民評價制度(第2/2頁)
章節報錯
舉個例子,比如說科學院剛剛研究出來的生物腦機晶片優先給誰植入啊?
這種可以大幅度提升人類腦力水平的科技肯定要優先給社會貢獻大的公民植入啊。
而植入了生物腦機晶片就可以輕鬆獲得黃家兒女那樣的“資料輸入型學習能力”,這對於個人的發展有什麼樣的意義不用說了吧?
月球要塞指揮官黃遠哲不就靠著這個生物腦機晶片才撿了一條命嗎?
所以說公民評分這種東西對於公民而言太重要了。
以前還可以靠人際關係和家庭背景混得風生水起,以後就只能看個人的社會貢獻了。
而無疑從軍成為了獲取公民評分的捷徑,一場星際戰爭就讓全體軍人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好處。
比如說他郝愛國,按照他在政變中糟糕的表現,退居二線就是最好的結局了。
但是就因為他參與了戰爭的規劃和指揮,為戰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所以在公民評分體系之下他依然保住了身份和地位,還成為了國防部長。
雖然這等於否定了他的軍事才能,但是也等於承認了他的政治地位。
這對於一名履歷有瑕疵的軍人來說已經是一個不錯的結局了。
所以郝愛國代表軍隊毫不猶豫地站在了黃超這一邊。
與軍隊有同樣心思的還有以於來東為代表的“平民部長”群體。
這些人大多數來自於民間或者低階公務員。
他們是公民評價制度最大的受益者,因為這等於給他們打通了上升渠道和提供了公平競爭的社會環境。
那麼這些人能夠勝任部長高位嗎?
我想說你們想多了……
一個沛縣的人才就能夠建立和統治漢朝,那麼由超級生物智慧黃旦旦用大資料選出來的人才又怎麼會當不好部長呢?
有些人又要說了,古時候的國家治理水平能跟現在比嗎?那些泥腿子有那個能力掌管一個現代國家的專業領域治理嗎?
我想說的是,你又陷入了一個誤區。
對於部長這個級別的官員而言,重要的其實不是專業能力,而是決策水平以及實踐經驗。
其實老祖宗早就給了我們答案,所謂“不經州郡,勿登廟堂”,“出將入相,世之良臣”,說的就是對於國家的高層管理者而言,決策水平和實踐經驗才是最根本的行政能力。
就像於來東,剛剛上任幾個月就已經在制度改革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績。
他徹底解決了人口增長問題……
:()我是一條小青龍,開局要求上戶口